迷神引

柳永

【原文】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①。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帝城賒②,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解析】

這是一首行役思鄉之作。上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楚江傍晚水光接天、煙斂寒林、遠山淡淡的自然美景,這是旅途所見。下片抒寫羈旅之思,直抒胸臆,表達了對長年遊徙在外的極度厭倦和痛悔心理。

【注釋】

①黛眉淺:形容遠山。②賒:遠。

竹馬子

柳永

【原文】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①掛雨,雄風②拂檻,微收殘暮。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③時序。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故人難聚。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極目霽靄④霏微,暝鴉零亂,蕭索江城暮。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

【解析】

這是一首臨秋景、懷友人之詞。此詞境界寥廓,極蒼涼之致。上片由曠望而凝思,下片由追感而極目。層層鋪敘,情景交融。其間大量運用雙聲詞,如“一葉”、“殘蟬”等;以及疊韻詞,如“荒涼”、“曠望”等;多處句間用韻,如“涼”與“望”、“雨”與“暑”等。追求句中平仄四聲的交錯運用,從而造成音律諧婉、鏗鏘動人的妙境。

【注釋】

①雌霓:副虹,色彩比較淡。②雄風:強勁的風。語出宋玉《風賦》。③素商:秋天。按古代五行說,秋色尚白,樂音屬商。④霽靄:晴煙。霏微:朦朧。

桂枝香

王安石

【原文】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裏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①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②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③,時時猶唱,《後庭》遺曲④。

【解析】

這首詞當是作者再次罷相,居金陵時所作。上片以“登臨送目”開頭,先總說景色及感受,以次逐項提出,後總讚為“畫圖難足”。下片的感慨,先古後今,以古為主,最後借唱《後庭花》以警戒當今的達官貴人,當朝統治者不要重蹈六朝統治者之後塵。層次井然,主次分明,謀篇之序,殊堪揣習。“畫圖難足”句,無比較詞而有進層的作用,造句的藝術性很高。這首詞讚歎祖國之美,很能引起讀者對祖國的熱愛,所以也是有積極意義的。

【注釋】

①星河:銀河。這裏比喻河流。②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金陵。③商女:歌女。④《後庭》遺曲:指陳後主所作《玉樹後庭花》。

千秋歲引

王安石

【原文】

別館寒砧①,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台風②,庾樓月③,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漫留華表語④,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解析】

此詞題為“秋景”,故上片以寫秋天的景色為主。下片言情。換頭處三句,是作者見到“楚台風,庾樓月”的風月依舊、人事已非而悟出了人生的空虛。大有看破紅塵之慨。或謂此詞別有寄托,反映出作者對於仕與隱、進與退的矛盾心情。

【注釋】

①寒砧(zhēn):搗衣石。②楚台風:蘭台風。《宋玉傳》說,楚襄王遊於蘭台之宮,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以當之曰:“快哉此風!”③庾樓月:南樓月。《世說新語》說,晉庾亮在武昌時,曾與屬吏殷浩等人共上南樓賞月。④華表語:《搜神後記》說,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化鶴歸來,落在城門華表柱上,作人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

清平樂

王安國

【原文】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①汙,昨夜南園風雨。小憐②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解析】

這是一首惜春詞。上片四句倒裝的筆勢,強調傷春的情感,以聽覺的淒清,以視覺色彩的豔麗,勾勒出暮春的圖景。下片寫美人當此暮春之時,亦生出無盡的惆悵。

【注釋】

①宮錦:宮中特製的錦緞,比喻花。②小憐:北齊後主馮淑妃名小憐,善彈琵琶。此處泛指歌女。

臨江仙

晏幾道

【原文】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①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②初見,兩重心字③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解析】

這是一首懷念情人的詞,所懷之人便是詞中所寫的小蘋。上片傷春,活畫出詞人落寞孤淒的情狀。下片懷人,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三句又是一頓,點出初見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的結句與起拍“夢後”、“酒醒”二句呼應,感慨萬千,既蘊藏著小蕷流落民間之後,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後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

【注釋】

①卻來:又來。②小蘋:歌女名。③兩重心字:兩個重舍心字花紋的圖案。

蝶戀花

晏幾道

【原文】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裏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欲盡此情書尺素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②柱。

【解析】

這首詞為恨別懷人之作。詞一起頭:“夢入江南煙水路”,語極凝煉。夢中行盡江南,卻不與離人相遇,一轉。既不遇人,故“消魂”情緒無可傾訴,醒來惆悵,反覺“消魂”誤人,又一轉。下片“消魂”情緒無可傾訴,遂欲托之於尺素,但魚雁無憑,寄書不達,又一轉。萬般無奈,唯有倚弦寄恨,但恨深弦急,反致柱破音絕,又一轉。晏幾道這首詞“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