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晏殊

【原文】

金風①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嚐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解析】

這首詞寫戀情,工細新巧。此詞通過精雕細刻的筆墨,描寫秋風、落葉、紫薇、木槿,以及斜陽照耀下的庭院。在精致的小軒窗下,主人公目睹雙燕歸去,感到銀屏微寒……這一係列生動的形象,構成了一種冷清索然的氛圍和意境,表現了主人公淡淡的懷人愁思。

【注釋】

①金風:秋風。

木蘭花

晏殊

【原文】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解析】

《木蘭花》亦作《玉樓舂》,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詞的上片,以“燕鴻過後鶯歸去”起興,寫歲月蹉跎,時光易逝。“長於”二句,以工整流暢的屬對表達了人生苦短的主題。詞的下片,全是用典。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宛如仙女般的女友既然挽留不住,隻有在花酒之間暫時排遣忘卻。“聞琴”暗指卓文君事。司馬相如貧賤時,飲於富豪卓王孫家,適卓王孫之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解佩”之典出自漢代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這是一段人神相愛的故事。

木蘭花

晏殊

【原文】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①初見麵。重頭②歌韻響一琤琮,入破③舞腰紅亂旋。玉鉤欄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④如今無一半。

【解析】

這首詞當是詠歌妓之作。詞的上片,開頭寫景,“重頭”二句寫初見美人時的感受。是詞人擷取的一片最美妙最難忘的記憶。上句寫其歌喉清脆婉轉,令人心弦震顫;下句寫其舞姿輕盈飄忽,使人目不暇接。所寫景物如池塘、綠水、闌幹、香階,均兼關昔今。物是人非,更兼日斜時暮,遂使詞人油然而生故交零落、人生如夢之感。

【注釋】

①玉真:仙人。這裏指美人。②重(chóng)頭:詞中前後闕節拍完全相同者。琤琮(chēngcōng):玉石聲,或流水聲。這裏形容歌聲。③入破:唐宋大曲一個音樂段落的名稱,節奏開始加快。④點檢:查看。

踏莎行

晏殊

【原文】

祖席①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麵②。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隻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解析】

這首詞寫離別和懷人。從送行起,直寫到送行以後,情深意長。上片寫惜別的依依之情。下片寫主人公登樓遠眺,不禁黯然消魂。“隻送”二字,語似乎淡,含意卻深婉曲折。

【注釋】

①祖席:餞行的酒席。②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行蹤。回麵:回首。

踏莎行

晏殊

【原文】

小徑紅稀①,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②。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麵。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③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解析】

這首詞是晚春愁思之作。這首詞的前三句,看似“無我”,實是“有我”。接下去兩句,人物形象便逐漸鮮明起來。實際上是說楊花的無情,不懂事。看似寫景,實是言情,一種幽怨的離情卻借春風傳出。下片的境界、人物都不同了。“翠葉藏鶯,朱簾隔燕”,這是一幅似“動”而實“靜”的畫麵。“爐香靜逐遊絲轉”,進一步寫“高台”裏人的無聊生活情狀。全詞除“一場愁夢酒醒時”句外,都是寫景,委婉細致,景中寓情。結句“斜陽卻照深深院”,妙在看似寫景,而萬種閑愁隱約可見。

【注釋】

①紅稀:花兒稀少。②見(xiàn):顯露出來。③遊絲:指在空中飄蕩的蛛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