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
【原文】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解析】
此詞寫歌女清麗可人的形象。上片寫其衣著打扮,見其深情而嫻雅。下片中的“人人道,柳腰身”又是對她風姿的補寫;下片繼續讚美她幽閑淡雅、氣韻天成的風采。
一叢花
張先
【原文】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嘶騎①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②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解析】
此詞寫女主人公獨守空閨的幽怨之情。上片先寫恨情不盡,再寫恨情太濃。下片由景及情,池水溶溶,鴛鴦成對,油然而生“不如桃杏”的感慨。
【注釋】
①嘶騎(jì):嘶叫的馬。②橈(náo):船槳,指代船。
天仙子時為嘉禾小倅①以病眠不赴府會
張先
【原文】
《水調》②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③,往事後期空記省④。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解析】
這首詞乃是臨老傷春之作,與其他詞中習見的少男少女之傷春心態不同。上片由午及晚,寫人之愁悶無聊。下片則專寫晚景。“沙上”二句,寫傍晚所見。“雲破”一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妙在“破”、“弄”兩字生動傳神,巧妙地將月、雲、花三者聯係起來。“重重”三句,寫進屋後風狂人靜之情景;結句仍呼應“送春”暗寓年華逝去的無奈。
【注釋】
①嘉禾:秀州別稱,治所在今浙江嘉興。倅(cuì):副職。此處指判官。②水調:由調名。相傳為隋煬帝所製,唐代很流行。③流景:流逝的年華。④記省(xǐng):清楚地記得。
青門引
張先
【原文】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樓頭畫角②風吹醒,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
【解析】
這首詞《草堂詩餘》題作“懷舊”。詞的上片是傷春,說的是春將盡、花已殘,一如往年借酒澆愁。詞的下片為懷舊。末二句以人之動襯己之靜,以人之樂襯己之哀,而作者所感之情事,或竟與秋千有關聯,秋千又與女子有關聯,益發啟人遐思,確是神來之筆。
【注釋】
①中(zhòng)酒:醉酒。②畫角:塗有彩色的軍中號角。
浣溪沙
晏殊
【原文】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解析】
晏殊是北宋時期的太平宰相,他的詞風屬馮延巳一路,有名的隻是賦“閑愁”者也。這首詞是寫詩人在黃昏時分,手握一杯酒,聽家姬歌唱新詞,感歎著花開花落,小燕子重臨故地,一年的時光又過去了,不由得大為傷感和惆悵。他蹯著落滿香花的小徑在院子裏獨個兒徘徊,無計排遣。這首詞的情調正可用兩個字來概括:惆悵。這首詞的精采處就在“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屬對工巧且容量大,概括力強,道出了自然界的規律。
浣溪沙
晏殊
【原文】
一向①年光有限身,等閑②離別易消魂③。灑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④。
【解析】
此詞上片寫出兩層意思:首先描述“年光”短暫,人生“有限”,接著第二層點出“離別”哀傷、削減有限人生樂趣。因此詞人在下片裏說:“不應看“山河”而“空念遠”、見“落花”而“更傷春”。認為要及時行樂,悠閑生活。
【注釋】
①一向:一晌,片刻。②等閑:平時。③消魂:形容離別時極度悲哀,使人心神迷亂。④眼前人:指“酒筵歌席”上的歌女舞女。
清平樂
晏殊
【原文】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解析】
這首詞寫的是傷離念遠之情懷。詞的上片是敘事抒情。開頭兩句是修書寄遠,尺素托情。“紅箋”是一種精關的小幅紅色信箋。三、四句筆鋒一轉,道出主旨信可寄而情難傳。詞的下片是寫景抒情。換頭兩句,寫倚樓遠望,蒼山阻隔,不見伊人的蹤影。這裏表麵上是在寫景,實際上是表達相思相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