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年已過(1 / 2)

經過黃巢起義軍的打擊,李唐王朝中央政權的統治地位被粉碎,形成的是一種類似東漢末年群雄紛爭、民國時期各地軍閥混戰的局麵。其中比較大的勢力頭目有李昌符、王重榮、諸葛爽(不知道和諸葛孔明有沒有關係,多少代子孫?)、李克用、秦宗權,時溥、朱瑄、王敬武、高駢、秦彥、錢鏐,當然還有對黃巢大爺倒戈一擊並中要害的朱全忠(這家夥很厲害,最後篡權是他第一個帶頭做下的案子,借用金庸先生的話這貨就是“帶頭大哥”),他們都是統兵一方,軍隊財政一把抓,互相攻伐搶占地盤,朝廷不能製,實際上這時候的皇帝陛下所能夠掌握的地區也僅限在河西、山南、劍南、嶺南西道數十州而已。這批割據勢力中不乏之前黃巢大爺大齊軍中的高級將領,歸順之後也都還打著自己的小九九,籌劃著謀求最大利益。大家都是賭博場上的高手,隻要你沒殺了對方全家,當然也就沒人會因為一道詔令就拉起全部人馬班底去和別人死磕,都保持著輕易不下場的風範。

史官大筆一揮往往百年就眨眼飄逝,真要如此,這本書也就不需要寫了,真實的五代史前後也就七八十年,我們當然要慢慢過,等著小主人公一點點長大。

畢竟不是現代電視劇裏麵那種有錢人家隻要有多個兄弟就會鬧兄弟鬩牆,吵著分家的劇情,相反郭家的兄弟兩人相處的很好,同心協力,郭家的生意蒸蒸日上,再往下一輩的兩個孩子之間雖然年齡有差,哥哥疼愛弟弟,也很融洽,主事的東家後來又產下一女,比秀兒小一歲,性格活潑,很是有股聰明伶俐的勁頭,縱不是花容月貌第一美人,也苗條纖細皮膚白皙,很惹人憐愛,名叫菱兒,陳秀兒很喜歡她,可是有個情敵,城西錢莊仇老板的兒子,一起考童生試時,陳秀兒和他結識,倆人關係還不錯,還幫出主意怎麼追到這個郭家女孩兒,可是命運就愛開玩笑後來倆人也因香兒鬧翻,暫且不提。

與寒窗相伴的往往是十年苦讀,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從何時開始說起的,陳秀兒經曆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寒窗,因為郭家布行私塾裏麵木炭還是供給很足,火盆燒的暖暖的,加之地處成都平原,氣候並不很是幹燥寒冷,此時家塾內隻有兩人,小少爺郭榮很是刻苦,奈何這作文一項天賦硬是要得,也就隻能用很無辜的眼神看著先生希冀給個肯定,教授課業的先生實際隻有一位,是個秀才,適逢前些年的戰亂,避難蜀地至今,後在此地成家,有些迂腐氣可也明事理,知曉這郭榮將來即使文不成也還有這布行生意繼承,畢竟這才是他郭家的立命之本,所以並不是很嚴苛,倒是溫言鼓勵一番,讓其繼續努力。陳秀兒卻是在文章一道上有些靈氣,但是少年畢竟心性漂浮不定,是以先生要求的嚴格一些,畢竟對待自己的學生,多加管束磨練,總是希望將來能有番出息的。

話說這日雪後初晴,院內幾叢翠竹綠葉上覆著一層薄薄的雪,風聲很輕可畢竟有著嚴冬凜冽的味道,卵石鋪就的小徑上,雪早已融化為水漬,屋內先生正在教導二人溫書:“聖人雲:吾十又五而誌於學。你們倆今年剛好這歲數,就這句話說說自己的想法,表述要簡短清晰”,小郭榮腦袋裏想呀,這肯定不是說要到十五歲才著手開始讀書,“誌”這個字很關鍵,遂答道:“先生,我知道,這是想告誡我們,到了十五歲,讀書要比往日有所進步,要有目標和計劃。”“先生,這是聖人自言學問功夫與年俱進的話,十五歲時當如少爺方才所說的這般,至三十而立之年應有另一番光景,隻是應該一路謹記為學的初心”陳秀兒也回答道。聽了他二人的這番回答,先生在掌心輕拍打書本,微點了點頭,“你二人答得不錯,中肯規矩,今天就到這裏,出去玩吧”,那窗外白雪皚皚的天地對這十五年歲的少年們還是**太大,看他們那相互追逐玩耍的熱鬧勁,不緊不慢的品完杯中的茶水,這教書的秀才收拾好私塾內的書籍筆墨,關上門窗,迤迤然的踱過老太爺這邊來,簡單的述說了二人最近半個月的功課進展,把方才二人的回答也講了一番,不免誇讚他二人一些,老太爺聽了自然高興,也寒暄道:“先生高才,教授這愚笨二人,著實辛苦了,所謂高徒必出於嚴師之門,還望先生以後多費些心思。”打個眼色,劉管家打點幾包點心幹果,半吊銅錢方將這秀才送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