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應紅沒有給李春打過電話,心裏是結了疤的。應紅把精力更多地投到了工作和金花的身上,日子過得很寡淡,但這是一種真實的生活,瞬間的激情給人以極樂的享受,也給人以極大的傷害。應紅是怕了。
這一天,李春的電話極不合時宜地來了,他讓應紅到他的辦公室去一趟。應紅反問了一句,什麼事?李春那邊倒愣了,一時無話,應紅立即放了電話。放了電話,應紅心裏還忿忿著,為什麼你一叫,我就要去?!第二天,李春又來了電話,他說,不要太任性了。他小心著,並不太敢說話。應紅當然知道,他是在辦公室,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對他不利。應紅偏是不理這個茬,強著說了一句,你管得著嗎?那邊自是無話可說,電話也就掛斷了。
日子繼續過著,應紅的心裏有了新的打算,她動了跳槽的念頭,支撐她這個念頭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經濟壓力,光靠了那點工資,維持她和金花的日常生活倒還勉強,要是遇到點事,就捉襟見肘了。又怎能保證不遇到事呢?單是這些年來,裝修房子、買家具、金花上學,樣樣事都讓她感到手緊,那樣的困境和尷尬已經讓她害怕了。應紅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想開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靠了別人的施舍更是不能。
碰巧有了一個機會,他們搞了一次同學聚會,同學中有人發了財,是因為做了本行。這些年不像前些年,現在是靠了科技致富的年代。因為有了這樣的楷模,同學都有些躍躍欲試,當即就討論開了發財的辦法。應紅在同學中不是一個活躍的人,就隻是在一旁聽著,心中其實是在洶湧澎湃。大家說得熱火朝天的,同學們隻是知道應紅上學那時是沒有丈夫的,倒是不知道她的近況,從表麵上也看不出她過的是什麼日子,隻當是她一個女人,總是過得養尊處優的。後來大家想出了一個方案,說好了大家分頭去找項目,找到項目一起做,然後分成。應紅冷不丁地說,我也參加。
這其實算不上是跳槽,隻是動了尋找出路的腳步。無疑是在應紅的生活裏注入了新的養料。果然是有了機會,第一次一個項目搞下來,應紅就分到了一筆相當於她半年工資的酬金。這對於應紅來說具有著絕處逢生的意義,應紅突然看到在她的麵前還有了另外的路可走。
六
有一天,應紅拿到了一本暢銷書,是關於經濟學的,這本來是一門寂寞的學科,因為出在了這個時代,它就有了實用的價值。應紅看了書,受了啟發,她很快就有了行動,她把她不多的積蓄投進了股市。
應紅順了書裏的理念,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將來,她想添一套景德鎮的瓷器,極其精致的,再有一張像樣的餐桌,餐桌上鋪了方格的、鑲了花邊的桌布,那些精美的瓷器放在一塊塊布巾上,塊塊布巾都是鑲了花邊的。她還想帶金花到新開張的肯德基快餐店去消費,最好是一周一次,她喜歡看金花因興奮而發光的小臉。應紅被這些未來填充著,她因此顯得極其飽滿。
有一次,應紅的一個同學找了她,說是有一個項目,因為不是太大,就隻是約了應紅一起做,這樣所得的酬金也就兩個人分。應紅答應了,她加班加點地做,跑圖書館查資料、到現場搞論證,她情緒高昂地做著這一切。這期間,她發了一次燒,她隻是到門診部輸了一次液,燒一退她又繼續工作著。夜裏她被困倦襲擾著,她站起來在房間裏走著,她走到了金花的臥室,她看到金花懷裏摟了一隻毛絨絨的棕熊,這是金花的至愛,是應紅用掙到的第一筆錢給金花買的。在此之前,每次在商場看到這隻棕熊,金花的眼光都是黏稠的,應紅的心是痛著,卻拉了金花走了。應紅看到金花摟著棕熊,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仿佛她摟了所有的幸福。應紅被鼓舞著,她因此驅散了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