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稅務稽查(1 / 1)

又到了一年的年底,各種上門催帳、討債的接連不斷。往常煤炭市場形勢好的時候這些人根本不擔心要不到錢,大多緩個一兩個月都沒問題,但是現在大家都知道行情不好。這種相互之間的信任也就蕩然無存了。

過去很少見有這麼多的供貨商急著趕來結算要錢的。就連財務部的小姑娘們也都有些詫異。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得出,大家做生意都比過去要謹慎的多。但是對於雄海集團而言,現在卻是個不得不搶占市場的時候。因為他們必須要保證市場的份額,還得保持企業有充足的流動性。隻有大力促銷售才能實現這個目標。過去從來不賒銷的雄海集團現在也做起了賒銷的買賣。給預付款的客戶越來越少了,而提出要賒銷的客戶越來越多。

李戰雄也知道,賒銷的風險非常大,一旦把貨物交給對方,所有主動權也就都握在對方手裏。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拿到會款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但是他現在沒有別的辦法,自己不賣,還是會有別人賣。

由於資源費,煤管費等全部是按照產量計征的,不論礦上的沒有沒有銷售掉,隻要生產出來一噸就要征收一噸的稅費。有些煤炭企業為了能夠多盈利就偷逃稅款,不開票銷售,這樣價格競爭力自然就上去了。但是雄海集團這樣的大企業不敢這麼做。他們是納稅重點企業,每年稅務局都會來檢查一兩次。尤其是每到年底的時候更是要突擊來查個兩次,當然每次檢查也不會空手而歸,多多少少總會挑出些毛病,有那麼點兒收獲。

2012年底蒙山市的財政收入下滑,眼看就要完不成當年財政收入的目標了。市政府隻好下了兩道口頭命令。

第一是大力增加非稅收入的稽查核征收,說白了了就是從各類罰款等方麵增加收入;第二是讓各大企業提前繳納下一年度的稅款,也就是所謂的按照往年的比例預交稅款。

這在國內有些地方確實實行過這樣的政策,但是在蒙山市可是打著燈簍的頭一遭。往年蒙山市的納稅都是由於增長過快,而不得不在十月份就停止了給企業開票,以維持稅收穩定增長的目標。沒想到突然一下子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稅源變得緊張起來,年底不但完不成預計的財政收入增長目標,還可能出現下降,甚至負增長趨勢。

這次稅務稽查部門向蒙山市各大行業的主要公司都分排了人手。像是進行地毯式轟炸一樣對所有的企業進行稅務合規排查。稍有一點瑕疵都要背罰款,甚至還要繳納一筆為數不少的滯納金。

雄海集團自然是被列入了重點排查範圍。市稅務局稽查和征管兩個科室都派了人進駐到公司,對公司曆年的賬目都進行了審核。

而肖揚則負責配合財務部門陪了這些人整整三天,依然不見他們有想走的動向。

其實雄海集團的財務還算規範,之前為了上市境內、境外的會計事務所不知道審核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整改了多少項。雖然上市沒有成功,但是企業的內部製度建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製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些稅務局的人顯然有些不甘心,白白耗了幾天,總不能空手而歸吧。原本他們想著雄海集團是蒙山市民營企業的大戶,最起碼還不能榨出來個百八十萬的用來交差,沒想到查了幾天連點兒頭緒都沒有。

李戰雄顯然也看出些端倪來了,以便安排人安撫這些基層de稅務稽查人員,一邊打電話想找敘市長幫忙協調一下。

李戰雄撥通了徐市長的電話,把相關情況大概講了講。

徐市長聽完立刻給他回了話,“我們市政府壓力也大,這麼多公務員也都麵臨吃飯問題,基建、教育、醫療等等,那個不需要投錢?財政收入上不去,你讓我這個市長怎麼當?”

徐市長的這一番大道理頓時把他說的一時語塞。

李戰雄明白這明顯是要他支持市裏完成稅收任務的工作。

當天下午他就把路功成等人叫來,商議了一下對策。

雄海集團的資金原本就已經有些緊張了,但還是被迫預交了五千萬的稅款。給政府交的稅款當然是不能用承兌彙票的,隻有貼現成現金才可以。

李戰雄安排路功成去貼現。然後又讓肖揚從他個人的保險櫃裏取出了一摞人民幣。

“這裏是五個。你拆分一下,那兩個領頭的,一人給一個。其餘的也打點一下。”李戰雄交代道。

肖揚現在已經不再是那個懵懂的青年了。他明白行話裏的“一個”,就代表著一萬塊錢。他迅速收好了錢,點頭走出了李戰雄的辦公室。

這種事情當然不能光明正大。肖揚事先和稅務局的每個人都商量好了時間。約在他們所住的賓館見麵。

事情辦的還算順利,第二天檢查組收拾了收拾材料,複印了一些賬冊,蓋了章就離開了雄海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