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市浩浩蕩蕩的城市建設,隨著煤炭市場行情的走低也逐漸低落了下來。
不知道哪個“無良記者”在某報發了篇文章,把蒙山市的城市建設描繪為營建“鬼城”之路。這篇文章讓市裏的領導很不高興,但是新聞媒體也有新聞媒體的自由,文章既然發出來了,就已經成了既定事實。
市裏馬上動員宣傳部還有市裏主要的新聞媒體對這篇文章進行口誅筆伐,市政府也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澄清。
當然,無論澄清與否,蒙山市的房地產行業確實已經陷入困境。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城市,一個原本就是依靠當地幾個大型的工業項目發展起來的移民城市。如今星羅棋布的樓盤矗立在城市的街道兩旁,早已向人們宣告著它們內心的空虛。
肖揚他們當初購買的房子原本一平米漲了近千元,讓小兩口很是高興了一陣子,但此時隻過了半年時間,這片小區的房價又回落到了原先的價格,而且還有下跌的風險。好在他們是自己住的,對於那些如過往雲煙般的紙上財富也隻是圖個一時得意而已,並沒有太多想法。但是銀行貸款是定死的,不論房價上漲還是下跌都要按照當初的合同按時還款。
不過那些當初位於熱門地區的房子可就沒那麼樂觀了。有些曾經的高檔樓盤已經比當初樓是高峰期的價格跌去了四分之一還多,甚至有的樓盤由於降價而被老業主砸了售樓處。
當初樓市的繁榮正式建立在蒙山市煤炭行業大發展的黃金十年,而後由於其他一些提前試點省份資源整合的展開,煤炭產量有所下降之際,更是給了蒙山市一個非常好的時間差。煤炭行業這個現金奶牛不斷的為蒙山市的各個行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支持,而對於突然富裕起來的老百姓則又把錢投入了看似獲利更高的房地產業和民間高利貸。
如今煤炭市場的低迷就如釜底抽薪一般,讓這個昔日輝煌的城市突然陷入了困境。沒有了持續的輸血,用資金堆積起來的資產泡沫也逐漸破裂。其實對於老百姓而言,投資房產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不僅僅是他們,對於整個中國的普通百姓來講,能夠投資的渠道確實還是少的可憐。
比起股票、理財產品等投資而言,房子這種不動產似乎是一種更為信得過的硬通貨資產。雖然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變現,但是畢竟房子擺在那裏,心裏要踏實的多。
就連李戰雄的好朋友老張的地產項目也陷入了危機。當初政府承諾的協助征地沒有兌現,項目的征地進展到了大約一半,眼看馬上就要和老區的居民談妥了,市場卻突然變了臉。麵對這樣的狀況,老張是進退兩難。繼續拆遷仍然需要投入一大筆錢,而且就算拆遷完成了,按照現在地產項目預售的要求,必須由開發商投資把樓的主體建起來後才能搞預售。2012年的市場已經是青黃不接的狀態,如果繼續投資下去很有可能血本無歸。但是在政府那邊又麵臨著對已經拆遷了居民進行安置。
老張跑到李戰雄那裏大吐苦水,剛好被肖揚在去李戰雄辦公室簽字時順聽到了。其實從肖揚內心還是有些興災樂禍的,他也算是高房價的受害者。他始終對於這些搞房地產的老板有一種仇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