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一拍額頭“哎呀!我怎麼把這件事給忘記了?”急命人取來曹操留下的書信,打開信匣,取出絹信。眾將一起將腦袋湊過來想看看丞相有何妙計,隻見那雪白的絹帖上龍飛鳳舞而不失蒼勁有力的寫著一個草字:逃!
曹仁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這丞相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曹洪皺著眉頭“逃?不就是要我們撤退的意思?”
牛金最近表現不錯,說話有了點份量,也參與了討論“這逃跑,誰不會啊?難道有其他的意思?”
陳矯想了想“兵書上曾說過(大誤,其實是作者胡扯),逃其實也分三六九等的。下策逃法:潰不成軍,若對方追擊,必然全滅;中策逃法:嚴整有序,徐徐而退,令敵不敢追擊;上策逃法:佯裝慌亂,暗部埋伏,殲敵於不備。”
曹仁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吩咐眾將如此如此,傳令五更造飯,整備行裝。
第二日,周瑜聞曹軍清早就棄城而出,急忙親自探查。隻見南郡城上遍插旌旗,虛張聲勢。大軍分三門而出,軍士身背行囊,腰束包裹。周瑜暗忖,曹仁必是準備逃跑,遂下令全軍出擊,不等鳴金絕不收兵。
吳軍士氣如虹,各個奮勇上前搶奪軍功。曾追隨孫堅的老將韓當一馬當先,直奔東門而出的曹洪。戰不到三十個回合,曹洪敗退;直奔西門的周泰與曹仁交戰,隻十餘合,曹仁敗走。周瑜見曹軍陣勢錯亂,揮大軍殺出。曹軍大敗,也不進城,皆望西北而逃。周瑜見城門大開,城上又空無一人,便命韓當、周泰帶著前部繼續追趕曹軍,而自己率本部軍馬搶奪南郡。
周泰破口大罵“呸!讓我們去追跑得比兔子還快的曹軍,自己卻去奪空城立功,實在無恥之極!”
韓當安慰道“年輕仔,習慣就好,習慣就好!有功勞要學會讓給上司,這樣才能混得開啊!”
陳矯在敵樓上見周瑜親率數十騎已入甕城,冷笑道“周郎周郎,小命不長!”一聲梆子響,埋伏於城樓上的弓弩齊,勢如驟雨。爭先入城的要麼跌落於陷坑之中,要麼被射成了刺蝟。周瑜急勒馬回時,被一支弩箭射中左肩窩,貫穿鐵甲,直透骨肉。周瑜翻身落馬,昏倒在地。牛金乘機從城中殺出,高呼著“活捉周瑜”。虧得丁奉、徐盛二人舍命相救,周瑜才得以脫難。吳軍一看主帥落馬,紛紛謠傳周瑜中箭身亡,無心戀戰。程普隻能鳴金收兵,卻不料曹仁、曹洪分兵兩路率大軍殺回。吳軍慘敗,自相踐踏者無數。
眼看背著周瑜逃得最慢的丁奉、徐盛二人即將被曹軍追上。深感周瑜器重之恩的淩統率領本部人馬從亂軍中衝出,奮力抵擋住曹仁,救得他們三人一命,也救了無數江東健兒的性命。誰能料到力挽狂瀾的竟是一個不被眾人看好,整天遊手好閑的年輕人?
曹仁見攻勢受阻,軍馬疲憊,下令收兵,凱旋進城。程普收攏殘兵,敗退回寨時夕陽斜下。眾人垂頭喪氣,神情黯然,看著空曠了許多的營寨,有一股說不出的淒涼與悲傷。
遠處的一座山上,一直在飲酒觀戰的諸葛亮笑了起來“戲看夠了,也該諸位登場了。一切按計行事!”
眾將領命“喏!”
等眾人離去,諸葛亮焚香撫琴,低聲反複吟唱道“狼煙起兮,披孝百家;戰火滅兮,無人歸去;英雄蓋世兮,白骨所壘;天地亙古兮,人生幾何?”奏畢,諸葛亮自言自語“若天下安寧,我必乘風逍遙於山林清澗,尋仙會友於古鬆蓬萊……”
欲知南郡戰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