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腳型規律(1 / 3)

腳型規律是指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人群的腳型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和共同變化規律。通過對大量人群腳型的測量,可以獲得大量的原始資料,再通過這些資料的分析、統計、彙總、測算,就可以找到腳型變化的規律。我們學習腳型規律,重點不是進行統計計算,而是了解腳型規律的來龍去脈以及常用的規律值,便於以後的應用。

一、影響腳型規律變化的因素

影響腳型規律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年齡、性別、地區、職業,這與影響腳尺寸變化的因素是不同的。

1.年齡的影響

成年人的腳型與未成年人的腳型有著明顯的不同變化。在兒童時期,年齡越小、腳型的變化就越大。例如兒童在1~4歲時,腳長的年增長量大約10mm,蹠圍的增長量大約9mm;在4歲以後,腳長與蹠圍長的增長量逐年減少,到12~13歲以後,腳長的年增長量為7mm,腳蹠圍的年增長量為6mm;到達成年以後,身體基本停止發育,腳型也基本穩定下來,腳長與腳蹠圍長的關係大約為10∶7,也就是如果腳長有10mm的變化,腳蹠圍長的變化為7mm。這說明由於年齡的不同,成年與未成年的腳型在長度與圍度的關係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鞋楦有成人楦型與兒童楦型的區別,考慮兒童腳型的特點,又分為嬰兒楦、小童楦、中童楦、大童楦不同的檔次。

2.性別的影響

人在性發育成熟後,會引起男女腳型在長度和圍度上的不同變化。在兒童期,年齡越小,由男女性別引起的腳型的差異也就越小,例如男女嬰兒的腳型,很難通過腳型的差異來區分男女性別。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女腳型的差別越來越大。例如第一次全國腳型調查時,當時男子的平均腳長是252.10mm,而女子的平均腳長是232.11mm,兩者相差約20mm,說明成年男女在腳長度上有很大的差別。在腳長為中等長度時,測得男子的平均腳蹠圍是253.53mm,測得女子的平均腳蹠圍是243.09mm,兩者相差10mm左右,說明成年男女腳型在圍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在生產的實際應用中,成年人的鞋楦有男女的區別,兒童的鞋楦是不分男女的,要依靠鞋幫的款式變化來區分男女童鞋。

3.地區的影響

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群,由於工作環境、勞動條件、自然氣候、生活習慣以及遺傳因素的不同,使得腳型在長度和圍度上也有差異。例如在新疆地區,男子的平均腳長為256.35mm,居各省之首;而廣東地區的男子平均腳長為248.87mm,在各省中最短;男子最長與最短的腳長相差7.48mm。女子最長的平均腳長屬於江蘇省,為234.96mm;最短的平均腳長屬於貴州省,為230.02mm;兩者相差4.96mm。這種因地區不同引起的差異沒有因性別差異而引起的變化大。在圍度上,農村地區人群的腳蹠圍比城市地區人群的腳蹠圍要肥出半型到一型(3~7mm);同是在農村地區,南方農村由於赤腳的時間長,要比北方農村的腳型肥。

4.職業的影響

在同一地區、相同性別的條件下,由於職業的不同,也會造成腳型的差異,隻是對腳長的差異影響小,而對腳蹠圍的差異影響大。例如測的某地區男性石油工人的平均腳長為251.82mm,測的男性機關幹部的平均腳長為250.86mm,兩者相差隻有0.96mm,比較小;但是在測量蹠圍時,石油工人的平均腳蹠圍是250.31mm,而機關幹部的平均腳蹠圍是244.42mm,兩者相差5.89mm,比較大。

分析影響腳型規律變化的因素,目的是能更好地利用腳型規律,例如在策劃鞋類銷往地區時,一定要考慮當地人群腳型的長度、圍度的特點,從而確定鞋號的中間號、生產鞋號的範圍以及不同鞋號的生產比例。

二、全國男女腳長的分布規律

全國男女腳長的分布符合常態分布的規律。常態分布是指一種正常狀態的分布,這裏的正常狀態具有“兩頭小、中間大”的分布特點。例如學校裏考試,能夠得到較高分數的人占的比例很少,考得分數很低的人所占比例也很少,而占很大比例的人是處在高分與低分之間,這種分布就是一種常態分布。對於身高、對於腳長,都符合這種分布規律。也就是說,腳長很長的人所占的比例較小,腳長很短的人所占的比例也較小,而中等腳長的人所占的比例較大。下麵有一組近期測量的女子腳長數據,從中可以看到常態分布的規律。

1.常態分布曲線

了解了常態分布的特點以後,我們可以把測量的數據繪製成圖形,就可以得到一條常態分布曲線。通過這條曲線,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兩頭小、中間大”分布特點。

2.常態分布曲線的應用

通過對常態分布曲線的分析,可以確定鞋類生產時鞋號的中間號、鞋號投產範圍、投產鞋號的比例。

(1)中間號的確定:在鞋類的樣板設計中,主要是針對中間鞋號的設計,然後再通過擴縮的辦法得到大中小全號的樣板,所以中間號在設計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中間號是指在投產的鞋號範圍內處於中間位置、占有較大比例、具有代表性的鞋號。在圖1-25中可以看到,女子腳長在230mm時,占有較大的比例,處在中間的位置,屬於具有代表性的中等腳長。這種中等的腳長所對應的鞋號就是230#,這也是成年女鞋的中間號。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目前在北方,男鞋以255#為中間號、女鞋以235#為中間號,在南方男鞋以250#為中間號、女鞋以230#為中間號。

(2)鞋號投產範圍:確定投產鞋號的範圍與鞋號的滿足度有關。從圖1-25中可以計算出,如果隻生產一個230#中間號,隻能滿足19.6%的人的需要;如果在中間號的前後各擴大一個號碼,生產225#~235#三個號,能滿足53.5%的人的需要;如果再擴大範圍,生產220#~240#五個號,能滿足73%的人的需要;如果投產鞋號範圍擴大到215#~245#七個號,就可以滿足約85%的人的需求。一般投產鞋號的滿足度在80%左右,投產鞋號選擇5~7個。如果本地區人群的腳長偏大,可以向大號偏移。目前我國在北方,男鞋的投產號在245#~270#範圍,女鞋投產號在225#~250#範圍。在南方,男鞋投產號在240#~265#範圍,女鞋投產號在220#~245#範圍。

(3)投產鞋號比例:在投產鞋號的範圍內,每一種鞋號投產的雙數是有區別的,因為不同腳長的人所占有的比例不同,所以投產的雙數也就不同。一般在一個小的生產單元裏,例如50雙、30雙、25雙或20雙,每個鞋號都會有一定投產雙數,稱其為投產比例號。對投產比例號的要求是也要符合常態分布曲線。下麵以女鞋為例測算投產比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