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山活泉寺。
經過兩日養傷,迦樓羅勉強能獨自行動。她本想啟程回陵陽府,卻耐不住了梵音飛鴿傳書的多番催促,隻得再去活泉寺打探消息。雖然還不知曉了梵音在打什麼算盤,但念想她這次是有意支開她,卻也無可奈何,隻好先受命於此,回去再做商議。
迦樓羅喬裝打扮了一番,扮作山野農婦,又以頭巾掩麵,進了寺內。
今日是月半十五,正是香客絡繹不絕之時。
迦樓羅行至佛像前,燒香作揖,眼神卻四處打探。正當她跪拜之時,卻瞥見一位方丈從內堂拂簾而出,那位老者慈眉善目,舉手投足間一股仙風道氣之相,隻見他對來往香客頷首示意,恰如佛祖拈花微笑,直叫人歎道:好一位得道高僧!迦樓羅見他目光襲來,趕緊低頭裝作跪拜,怕被看出一絲破綻。那方丈遠遠地看著閉目許願的迦樓羅,心中一沉,又招呼來身旁的小沙彌低頭耳語了幾句後,便又離去。待迦樓羅睜眼,那小沙彌又隻身走近她,行了一禮,便道:“女施主,方丈內堂有請。”
迦樓羅有疑慮,但心生好奇,於是隨著沙彌的指引,去了寺院內堂。
內殿。
檀香四溢,房內寂靜無聲。
迦樓羅一進門便見著那方丈在木床上盤膝打坐,持珠念佛。她知不便打擾,於是退在一旁,靜心等待。約莫過了一炷香時間,方丈才慢慢睜開雙眼。迦樓羅見狀,頷首行了一禮,便道:“見過方丈。”
方丈回禮,笑道:“老衲法號空鏡。”
“空鏡方丈,不知召我前來,所謂何事?”
空鏡把持珠收回懷裏,起身又施了一禮,“佛法講求一個緣字,今日得見施主,既是有緣。老衲鬥膽請女施主留在寺內幾日,聽聽禮法佛經,廣結善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迦樓羅一怔,又見他目光炯炯,笑容可掬,一時竟找不到說辭拒絕。空鏡見她不語,又引得迦樓羅在桌前坐下,繼續道:“不瞞施主,老衲見你麵帶愁容,似有煩憂,佛家講究普度眾生,隻要能幫助施主渡過心結,老衲願效犬馬之勞。”
迦樓羅一驚,以為自己漏了些什麼破綻,尷尬一笑,“既入了空門,便是有求於佛祖,方丈願予人解憂,實在是眾生之福。”
空鏡又雙手合十,作了一揖,語重心長道:“善似青鬆惡似花,青鬆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濃霜降,隻見青鬆不見花。”迦樓羅一時不解,隻得回禮作揖。
空鏡又上下打量了一下迦樓羅,最後目光定在了她呆滯的左手處,“如果施主在煩憂此事,老衲倒是有一個法子。”一聽這話,迦樓羅此刻卻防範起來,暗想道:這和尚雖一副得道高人模樣,但也能是笑裏藏刀之輩,往來香客無數,倒是什麼原因偏偏讓我入了內堂!她左思右想一陣也毫無頭緒,隻道:“方丈請講。”
“如果施主願意在寺內抄寫一月佛經,老衲願意幫助施主治好左手。”
迦樓羅越發不知道這和尚葫蘆裏打著什麼藥,便試探道:“方丈可知我是何人?”
“塵世中人。”
“那方丈為我醫治左手,有何目的?”
“佛家普渡眾生。”
“有何條件?”
“抄寫一月佛經即可。”
迦樓羅見他仍然笑容滿麵,眼裏也無半點狡黠之色,一時竟捉摸不透,毫無應對之法。空鏡看出她的猶豫,又道:“施主隻要答應一月不踏出活泉寺一步,老衲定會讓你左手複原,重修安好。”
迦樓羅微微有些動心,又想著不費力的找個借口在寺內查探實屬好事,便道:“方丈可是說的大實話?”
空鏡見她鬆了口,笑道:“出家人不打誑語。”
迦樓羅略微頷首,現今隻好打算先飛鴿傳書通知了梵音,以防生變,於是應承了空鏡,隨他進入了活泉寺的藏經閣內暫住。
==========================================================================================================================================================
活泉寺,
轉眼已過三日。
迦樓羅在藏經閣內抄寫佛經,拋除一切煩惱,靜心養性也樂得自在。每日卯時,寺內沙彌便來收拾昨日她抄寫的字卷,而戌時,空鏡方丈則會前來與她淺談佛理。經過這幾日的修養,迦樓羅也感覺體內的怨障逐漸平息,變得豁然開朗。
酉時,
迦樓羅還在閣樓上認真抄寫《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
………
迦樓羅剛落筆一個‘是’字,忽聽見窗外有些響動,她停筆愣住,那筆尖上的一點墨也凝結成形,被窗外風一吹,白紙下赫然開出一朵墨花。迦樓羅盯著那點瑕疵,頗有些無奈道:“倒是可惜了。”隨即扯下那張宣紙,扔在一旁。
‘咕咕咕…’這時,一隻信鴿飛落在桌前。迦樓羅本又打算提筆,剛寫出一個字,筆墨未幹卻又被信鴿兒一腳踩下。迦樓羅見狀,唯有停筆,抓住了那信鴿兒的翅膀,取下了腳上的信箋。她展開封條,念道:“願戌時翠竹林一聚,有要事相求,玉生煙。”
迦樓羅看完,把信箋揉成一團隨意丟在地上,拿住筆,卻又見著那信鴿兒不肯離去,徘徊在桌前‘咕咕’地叫著。她左思右想一陣後,把那信鴿兒捉住拋向屋外,關上窗戶,繼續行至桌前抄寫起了佛經。
==========================================================================================================================================================
戌時三刻,
翠竹林,
綠苑。
滿眼星河,曲徑通幽。
玉生煙站在屋前,向前張望。而前方空地上,有三張大擂鼓觸目地立在夜色中,那擂鼓看似不似尋常物,卻又讓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它比一般擂鼓大個兩三分,造型實在略顯普通,但放眼望去,在夜色中顯得張揚而顫栗。周圍竹杆像似被人砍伐,落葉繽紛,七零八落,可以猜測屋前曾經遭遇過一場惡戰。
望著皎然月色,玉生煙也不免憂心忡忡,她從懷中掏出一支翠笛,輕聲吹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