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古典意義中國最無價的寶貝(2 / 2)

隻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水流雲散各西東。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橋風。

我曾經愛過一位果州(今南充)的女孩,因此,對這首詞更是有特別的情感。

看著這件飄蕩著中華古典文明最瑰麗的文字和書法之美的世界級遺產,我不覺一聲長歎。六年前,那位已經古去的老人將之交於我手且讓我帶走他時,我卻選擇了將他秘藏於此,因為那時,我堅守著兒時所受教誨的最後底限,但現在,我卻顧不得這麼多了。我已經和朋友李敢談好了他的價格,3000萬,甚至已經收取了他支付的30萬定金。

縱然,我知道他的價值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他是所有中國人的遺產。曆史的、文學的、書法的遺產,更是中國人的精神遺產,甚至是全世界的遺產。但現在,我的確是顧不得這些了。我需要這3000萬。我需要這3000萬去買凶滅掉他,也需要這3000萬去過花天酒地甚或荒謬的生活。

我合上了這陸遊七詩真跡,裝入那圓柱筒之中,然後放入床上的挎包。點燃一支煙,走出了這古寺破舊的廂房。

穿過橫跨放生池的小小月橋,便是大明寺山門口的前庭院落。

這秋冬之交山中的夜,很是清冷。關了山門的大明寺,更是一片靜寂。微弱的路燈讓我能看見那兩棵相依而生,超過一千五百年曆史的古楠。巨大的枝葉四散開,摭住了天上的一切。我絲毫沒有誇張他枝葉的茂盛,因為八百多年前,陸遊亦到過這裏,並在他的《化成院》詩中盛歎“雙楠當夏寒”。八百多年前,這兩棵古楠已經能讓到此一遊的大詩人、感歎在其樹下就算是夏天亦覺寒冷,那麼,又過了八百多年,這雙楠,當是何等的壯觀了。

在兩宋時代,今日的大明寺,被稱作“化成院”。山門右側,便立著一塊《化成院》詩碑。這是一首長長的敘事詩,站在詩中所提及雙楠之下,曆史的滄桑感會撲麵而來。和《化成院》詩碑相對的是另一塊石碑:《護雙楠碑》,由清代知州李為頒布,此碑在進山門的左側。兩塊相對石碑正好都立在兩棵國寶級古楠的樹根旁。

《護雙楠碑》明顯有一道深深的斷痕。那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結果。不用看寺院內的介紹,我就知道這兒的一切,因為旁邊那塊木頭製作的《護雙楠碑說明》是我在六年前所寫。

夜有些深了,在清冷的風中,我坐在古楠樹下,又點起一支煙,漫無目標任混亂的思想散入寒風之中,微弱的路燈將一片隨風飄落楠葉憔悴的影子、照得如同皮影戲人物一般清晰但鬼魅。這個刹那間的場境讓我心頭為之一顫,覺得這路燈若冬的招魂神燈,影響著我本就複雜的心情。此時的我隻需要無邊的黑暗,而不需要這人世的燈。我熟知這路燈開關的位置,就在山門的屋簷之下,走過去關了他。

於是雙楠樹下隻有了黑暗,這也許正是我想要的感覺。突然一陣狂風吹來,把那茂密的古楠枝葉吹開了一些縫隙,這畢竟不是春夏季節,葉兒少了彼時的繁盛。這縫隙讓天空中明滅不定的寒星入於我眼。這讓我想起了她,那個在我快四十歲時卻以十四歲的心境追求過的女孩——韓欣。我無法不想到她,因為她的名字和這明滅的寒星發音完全一樣,在追求她的過程中,我甚至為她寫過不少的古體詩,是的,就是古體詩,在這個有些迷途的時代,我是不是很有些傻。而那些詩中,有一首的名字正是《寒星》。

既然無法逃避,那就幹脆去看一天繁星吧,我走出雙楠枝葉覆蓋的院落,仰望那黑夜的天空,月亮不知道躲在那去了,卻真能看到一天繁星。那顆是她呢?不知,何需知。她隻是和我時間最近的一個女人,何況連手也沒有牽過。在我四十年的人生中,何止於她呢?這滿天繁星,那些是她們?!我陷入了對她們的回憶之中。我亦反思,六年前我還在堅守著道德的底限,於是沒有帶走這中華文明的瑰寶。而六年之後,我卻選擇將他據為已有,放棄了我對曆史文學和普世價值的堅守,如今盜取他,隻是為了去滅掉他和過上花天酒地的生活。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開始陷入對她們的回憶,不止於此,亦陷入了對四十年人生曆程回憶中..

又一陣強勁的風吹過,晃若時光倒流,這無比清寒秋冬更替季節的風,將我的記憶吹回了我的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