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身為皇室旁係的宗翰總是覺得中央政府不可靠,在不斷地擴張中,他把西路軍當作自己的獨立王國,在暗地裏發展自己的勢力。當金太宗準備給宗弼增加兵力命令他打過長江去活捉宋高宗,曾經下達聖旨要求從宗翰的部屬調用部分兵力,被宗翰以防備西夏進攻為由一口拒絕。皇帝的調動軍隊可以不服從,軍閥作風暴露無疑。
宗翰雖然在軍事指揮上很厲害,但是他的思想很僵化,是有舊奴隸主貴族思想的典型人物。他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實踐,對漢族、契丹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壓迫和掠奪。他大肆掠奪漢人作為奴隸,強迫漢族人接受女真族的生活方式,“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就是此人的發明創造。他的這些殘酷的做法,阻礙了戰爭之後北方經濟的恢複和發展,也和完顏亶準備實施的大政方針相違背,不利於金朝的封建化發展。
宗翰一係的割據問題是擺在剛剛登基作皇帝的完顏亶麵前最急迫的問題。如何處理宗翰一係?處理不好剛剛穩定的金朝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內戰。
在自己的養父宗幹的幫助下,金熙宗仿照漢族王朝的做法,實施了一些試圖加強中央集權製的改革措施,防止分裂中央的勢力進一步發展,力圖改變金太宗執政時期皇帝對於各地軍閥無法有效控製的局麵。當然,第一個鬥爭的對象就是最有實力的宗翰一係。
宗幹作為完顏亶的養父,非常羨慕漢族政權的中央集權製度,雖然上次因為權力的平衡位置上被宗磐超過,但是基本上還是掌握著朝中大權。同時他的政治鬥爭經驗很豐富,他要通過新的官製削弱宗翰的權力,從而達到消滅割據勢力的目的。宗幹建議金熙宗采用唐朝的三省六部製,推行新的官製,廢除原有的女真勃極烈製度。
公元1135年,也就是金熙宗即位的第一年,金熙宗下詔書正式廢除勃極烈製度,中央實行三師、三公以及三省六部製度。
三師就是指漢族政權中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三省指的是尚書盛中書省和門下省,六部也就是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三省六部製度是我國古代中央政治製度的一項創舉,曆史發展也證明是加強中央政權的有效工具。
新的官製頒布之後,緊接著金熙宗就開始了人事調整,對於那些派係的領導們的職務和權限進行了大規模地調整。此番的人事安排可謂是老謀深算,肯定是宗幹在後麵出謀劃策,否則憑著十七八歲的完顏亶怎麼也想不出這樣的高明主意呀。
首先,任命三大派係的領袖人物,宗磐任太師,宗幹為太傅,宗翰為太保,這三位首領人物並領三省事務,也就是說這三個派係領導人共同掌管三省,同居宰相之位,共同控製政權。
與此同時,金熙宗采取了“以相位易兵權”的方式,解除了宗翰的都元帥的兵權,把他架空。架空宗翰當然會惹他不高興,但是年輕的皇帝在同時還任命了宗翰的嫡係、女真大字的創立者完顏希尹為尚書左丞相,任命宗翰的死黨高慶裔為尚書左丞,另一個死黨蕭慶為尚書右丞。這三個人都是宗翰一派,把他們的官位提升,並且都調動到中央來,這樣就安慰了宗翰官場受挫,給宗翰的感覺就是自己的人馬在中央很有權力。
在軍事上,在至關重要的金朝軍事指揮機構都元帥府,人事安排也很微妙。宗翰的都元帥免職,金熙宗安排了宗磐一係的完顏昌(撻懶)為左副元帥,同時安排宗幹一係的宗弼(當時宗輔已經在當年五月去世)擔任右副元帥,宗幹一係的宿將撒離喝擔任元帥左監軍,起到了互相牽製的作用。但是明顯可以看出,宗翰一係的軍事實力大為削弱,已經沒有自己人掌握軍權。
宗翰被自己的勢力在中央政府裏麵的急速擴充的現象花了眼睛,認為自己可以通過控製中央的政權,這樣在將來就可以長期控製整個金朝,可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雖然解除了宗翰的兵權,但是宗翰的勢力掌握了政治權力,這樣推行封建化的金熙宗和宗幹就與推行奴隸化的宗翰一係產生了很大的矛盾,金熙宗推行的漢化政令根本執行不下去。麵對朝廷上繼續的分裂局麵,金熙宗決定用暴力的手段來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麵。於是,金朝朝廷內部的自相殘殺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