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在和尚原之戰中,宋軍使用了三弓床弩炮和神臂弓,三弓床弩炮的射程為1600米,這是火炮出現前射程最遠的武器,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強大的重型遠程武器;而神臂弓(簡直是那時的火箭筒之類的武器)為輕型武器,一至兩個士兵就能使用,神臂弓的最大射程為370米,而且在三百米距離內可以可以擊穿重裝鐵甲,是火槍出現前世界上射程最遠、威力最強的單兵武器。
當年十月,宗弼覺得己方已經準備完畢,趁著秋高氣爽適合金軍作戰,下令向和尚原發動總攻,十萬大軍向潮水般湧向和尚原。宗弼的戰術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逐步接近宋軍,然後猛然一擊,不再進行暴風驟雨式的猛攻,這樣吳玠兄弟占據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就會慢慢地消除掉。
但是宗弼也太天真了,吳玠兄弟可是做好準備了。麵對宗弼的“堡壘”戰術,吳玠針對性地想出了一種“駐矢隊”戰術,選派精銳戰士用強弓勁弩,輪番向衝上來的敵軍射擊。金軍攻上來之時,宋軍在統一的號令下箭如雨下,金軍被迫後退,就在金兵後退、士氣鬆懈的時刻,宋軍奇兵出擊,痛宰對方之後迅速回撤,不給金軍騎兵衝擊的機會,回到陣地靜靜地等待金軍的下一波次的進攻。
宗弼也不是好惹的,狹路相逢勇者勝,命令金軍不惜重大傷亡也要進攻。於是金軍勇士們在宗弼的率領下踏著戰友的屍體毫無畏懼的向前衝鋒,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傷亡都很巨大。這樣的戰鬥進行了3天,雙方交手了三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這樣的戰鬥誰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這個雙方的將領都很清楚。
在激戰中,吳玠派遣出一支奇兵,繞路到金軍的後方,把金軍糧草輸運通道截斷了。這對於宗弼來說是當頭一棒,畢竟宋軍在和尚原有糧食儲備,十萬金軍可不能靠喝西北風戰鬥啊,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就餓得慌,如果所有部隊都知道斷糧這個消息,肯定是全軍潰敗。於是,作為優秀的指揮者,宗弼立即做出決定,撤出戰場,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筆帳下次再算。
但是吳玠還是技高一籌,看到金兵敗象已萌,立即組織軍隊猛追猛打,不給金軍絲毫喘息的機會,一貫頑強的金軍終於崩潰了,戰場上到處是狼奔豕突的金軍士兵以及玩兒命追殺的宋軍將士。此次金兵損失巨大,宋軍殺死和俘虜金軍首領及士兵達到萬人以上。
宗弼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在這樣突如其來的戰場潰敗中,仍然保持主帥應有的鎮定,指揮自己的中軍且戰且走,最後雖然幸運地突出了包圍圈,但是還是損失慘重。宗弼本人也身中兩箭,差一點兒就被吳玠的將士們活捉。據傳說,在最危急的時刻,宗弼采取了曹操所傳的“割須棄袍”的戰術,自己也是剃掉了胡須化了妝以後才得以逃出戰場的。要知道女真人對胡子還是很重視的,很多人以有一副“美髯”而洋洋得意,這一次宗弼被打得要剃掉胡須才可以逃命,狼狽之狀可見一斑。
和尚原之戰是宗弼率軍進攻中原以來遭受的首次大敗,十幾萬人出征,最後僅帶著一千多人狼狽而逃,其餘金兵或逃或降或亡,有多達三百多名將校頭目被俘,這樣的事情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宗弼第二次進攻和尚原的慘敗是金國自出兵反遼以來所遭受到的第一次慘敗,幾乎可以說得上是全軍覆沒,對金國上下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史書記載:“金人自入中原以來,其敗釁未沿如此”,“兀術之眾,自是不振”。
南宋軍隊和尚原戰役的重大勝利對於川陝的形勢發展十分關鍵,宋軍如果失敗了後果不堪設想。守不住和尚原可能就守不住四川,不僅南宋會失去富饒的半壁江山,而且金兵會從四川順著江流而下,給南宋造成全局滅亡的威脅。
而和尚原的勝利對南宋全國上下都是一次極大的鼓舞,是南宋自建國以來對金作戰取得了第一次巨大勝利。 本來在金軍入侵中原後,“金軍不可戰勝”一直是一個不可打破的神話,南宋軍隊根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能打敗金軍,即使像黃天蕩之戰和建康之戰,也隻能說雙方打成了平手,金軍並沒有產生戰場上的崩潰局麵。從此之後,南宋軍隊開始有了必勝的信心,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吳玠兄弟的頂頭上司張浚看到自己的下級居然有如此優異的表現後是非常高興,畢竟自己下屬取得的成績跟自己的努力也是不可分割的,急忙任命時年39歲吳玠為鎮西軍節度使,這是南宋第一個因抗金立軍功而建節的大將,同時還任命吳璘為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吳玠和吳璘這兩位兄弟專門負責對付進犯陝川的金兵。不過很快張浚 被調離陝川,吳玠被任命兼宣撫處置使司都統製,成為陝川一帶的最高軍事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