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建康之戰(3 / 3)

在這場曆史聞名的戰役中,宋金雙方的幾名主帥都展現出了非常超強的指揮統帥能力,這是一場沒有最終的勝利者的戰爭,對宋金雙方來講,充其量是打了個平手。

此戰是中國曆史上最怪異的一戰,韓世忠雖敗猶勝,宗弼雖勝猶敗。宗弼雖然最終擊潰了韓世忠部,成功地率領部隊撤退回江北,但是期間的過程也是九死一生,事後宗弼差點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此戰之後,宗弼在回歸途中,隻要在路上遇到熟人,就下馬放聲大哭,講自己被韓世忠打的多淒慘,逃的多可憐,差點回不來了,簡直就象被萬惡的舊社會欺壓的祥林嫂一樣。史書記載,宗弼“自江南回,初至江北,每遇親識,必相持泣下,訴以過江艱危,幾不免”。宗弼開始意識到攻宋的困難,並逐步產生了和南宋議和的思想,最終放棄了滅宋的想法。

但這場戰爭對宋金雙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對南宋來說,黃天蕩以及建康之戰後,金國再也無力發動對南宋江南一帶的進攻,使風雨飄浮的南宋小朝廷終於得到了繼續延續其生命的寶貴良機。此後,宋高宗及其朝廷從此以江南為根據地,相繼把因為戰亂而出現的大量流寇和起義軍鎮壓,並組建了幾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如韓世忠領導的“韓家軍”、嶽飛領導的“嶽家軍”、張俊領導的“張家軍”和劉光世領導的“劉家軍”,半壁河山逐漸趨向於穩固。

對金國來說,黃天蕩以及建康之戰是金國自南下伐宋以來所遭受到的第一次大挫折,雖然金軍最終將宋軍戰勝了,不過相持四十八天的時間,絕對有足夠的資本教訓一下女真族囂張的氣焰,也使得一直堅持進攻南宋的宗弼吃了一次大虧,不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感受到強有力的打擊。

而且有一件事情宗弼清楚地看到,長江絕對是“天所以限南北”的天塹,在大江天險之上閑逛可不是兒戲,弄不好就會把自己的小命兒給丟了。從此以後,金國的戰略方針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主要目標開始鞏固已經占領的宋朝土地的治理,金國的軍隊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越過長江作戰。

宋金南北對峙的局麵在雙方軍事實力逐漸趨向平衡的過程中開始形成了,南宋與金國的軍事鬥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宗弼終於率領自己的隊伍回到了江北,在撤退的途中,他還當了一次“活雷鋒”。當宗弼江南被搞得灰頭土臉的時候,金元帥左監軍完顏昌(撻懶)卻在山東、淮北等地混的是風生水起。

完顏昌,是宗弼的爺爺金世祖劾裏缽的弟弟盈歌的兒子,在輩分上是宗弼的叔叔,時任大金帝國的元帥左監軍,宗弼擔任的是右監軍,都是金朝排名前幾位的重要統帥。當時他遇到了難啃的骨頭,需要宗弼的幫助。

完顏昌遇到的難啃的骨頭是楚州(今江蘇淮安)以及楚州鎮撫使趙立。完顏昌的幾萬大軍愣是打不過趙立的幾千兵馬,將楚州城圍了起來,就是死活攻打不下來。完顏昌得知宗弼成功過江之後,派人請求宗弼幫助自己攻打楚州城。

此時的宗弼剛剛脫險,隊伍還沒有來得及進行休整,根本對這個事情沒有興趣,也樂得看完顏昌的笑話。但是自己回歸北方,處於交通要道的楚州還真的繞不過去。於是,宗弼便發揮出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派人到楚州趙立處,提出要借道回北方,還給點過路費。

宗弼覺得很沒有麵子,這次到江南雖然在經濟上撈了一大筆,但也驚心動魄,在黃天蕩等地差點丟了老命。 被韓世忠、嶽飛等名將追著打也就算了,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還不算丟人,現在連小小的楚州守將也敢跟自己較勁兒,不給你點顏色看看你就拿我當病貓了。

宗弼不愧是一代名將,分析了一下戰場形勢,就捏住了趙立和楚州的命門。他派人專截輸給楚州的糧餉,打不死你也要餓死你。

在楚州的趙立立即陷入了有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境地,此時南宋的軍隊例如“嶽家軍”還在江南,韓世忠剛剛失敗也沒有能力救援,別的將領張竣劉光世等懼怕完顏昌與宗弼的聯手也不敢出動,在堅持了幾個月之後楚州最終陷落,趙立英勇殉國,但是小小楚州也給金軍帶來了數千人的傷亡。楚州之戰,表麵上是金軍勝利了,實際上楚州之戰和之前的黃天蕩之戰已經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金軍百戰百勝時代的結束。

宗弼在山東以及淮河一帶的軍事任務已經完成,金太宗又給了他一個新任務,率領軍隊增援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