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弼絕對不是靠別人的人,救自己必須靠自己的努力,他不甘心就這樣在建康城被圍困。但要突破韓世忠的水軍防線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要找到海舟的弱點。
宗弼等金國將士都來自北方平原,對這種海舟幾乎沒有太多的了解,要想擊敗韓世忠的海舟,必須要依靠當地宋人的幫助。
於是,宗弼在建康城發出公告,高額懸賞能破解海舟防線之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說句實話,宗弼的運氣還真不是一般的好,中國向來不缺少漢奸,兩次困局都有漢奸幫忙。
這次的漢奸可不是黃天蕩那裏的無名氏,有名字可考。據史書記載,這個漢奸是今福建福州人,他姓王,僑居建康幾年以賣米為生。他以前有很多的大海航行經驗,他的建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直接幫助宗弼解決了燃眉之急。
其實這位王漢奸的計策很簡單,他隻是說破了海舟船的弱點:海舟船體積龐大,必須要依靠風力才能行動,如果金兵的小船乘風平浪靜時出擊,那時韓世忠的大海船動不了,可以施放火箭燒船,那自然就可以突圍了。
宋軍大船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金軍的船太小,士兵站在上麵迎敵時很容易暈船,還是無法進行戰鬥。這位王漢奸還真的很敬業,他再次獻計,要求有金國的小船裏裝一定的土壤,可以增加小船的穩定性,防止小船發生傾覆。
既然戰術已經決定了,宗弼現在等待的就是出發的最佳時機。幾天以後,風平浪靜的良好機會終於到來了,宗弼率領著他的十萬大軍乘著裝載了土壤的小船浩浩蕩蕩地向江北突圍而去。
在《說嶽全傳》中對黃天蕩戰役的結局描述是宗弼靠著王姓客商的幫助終於順利了突破了韓世忠的海舟防線,回到了長江北岸,黃天蕩戰役以宋軍的全麵勝利、金兵的全麵慘敗而告終。但是真實的曆史不是這個樣子的。
這邊宗弼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突圍,那邊的韓世忠可是過起了瀟灑的日子。金軍幾次試探性地過江,都被韓世忠的水軍輕鬆擊退,他現在有些趾高氣揚起來,逐漸地放鬆了警惕,經常地組織下屬飲酒作樂。夫人梁紅玉很擔憂,勸韓世忠說:“將軍不可因小勝而輕大敵。兀術乃金廷名帥,若渡江北歸,將軍豈不是轉功為過?”
此時的韓世忠已經被所謂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不以為然地說:“夫人雖然是巾幗英雄,但是頭發長見識短,太多慮了。我估計兀術困守建康,糧草肯定不多了,半月之內,他必然不戰而降!”說罷,乘著七分酒興,韓世忠拔劍起舞,吟《滿江紅》詞一首:
萬裏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道,秦宮漢帳,瑤台銀闕。
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龍虎嘯,江風泣,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
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韓世忠吟完此詞,竟然醉臥船中,長睡不醒。這樣地輕敵怎麼能夠不失敗!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四月二十五日,金軍乘著天氣晴朗無風,再次出兵。出軍之前,宗弼效法漢人的跪禮,親自雙膝跪在江邊,用刀劃破額頭,祈求江深保佑自己突圍成功。當場又有金兵按女真習俗,宰殺一匹白馬,又將一個抓來的漢人女奴隸剖腹剜心,進行祭禮。在雜用漢禮和女真禮祭江之後,金軍的小船才駛出江麵。
宗弼開始突圍後,乘著風平浪靜的機會,金國的小船奮力向江北行駛,而韓世忠的海舟船果然如那位王漢奸的所說的那樣,幾乎無法移動。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宗弼連忙命令裝載火器的小船向海舟發動火箭攻擊。說時遲那時快,韓世忠幾乎所有的海舟都變成了火舟,宋國士兵們被燒死或溺死都不計其數。
事到如今,韓世忠所依靠的水軍已經徹底告負,他非但無法阻止宗弼的突圍,甚至整個水軍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韓世忠果斷的率領殘兵敗將退到了根據地鎮江,但所有的海舟幾乎全部被毀壞。
因此南宋與金朝黃天蕩及其建康之戰的曆史真相是:韓世忠的水軍先勝後敗,逃回了鎮江大本營;宗弼的金軍先敗後勝,逃回了江北,並順便摧毀了韓世忠的水軍船隊;嶽飛的軍隊在擊敗宗弼後,乘勢收複了建康城。
金軍在撤離建康之前進行了有組織的破壞。建康城本來是一座擁有二十萬人的城市,曾經的六朝古都,此次遭受到了野蠻鐵騎的踏破。嶽家軍進入城中之後,隻見遍地瘡痍,大街小巷、殘磚碎瓦,一副淒涼的場景。這座建康城已經麵目全非了,街道上可謂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沒有剩下幾個活人。這種民族的屈辱讓愛國將領嶽飛銘記於心,收複河山之壯誌也不由得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