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太太雲先生爭執不下,決定實地考查,然後,老鄭頭加入了進來:柴禾棍修房子?喲,這可是樁新鮮事,別看他老人家沒有讀過書,房子可是修了不少,少不得要發表一通看法。
老鄭頭開了頭,鄭家老大也來勁了,雲蘇阡陌買下的正是他的婚房,沒法子,價格太好了,他沒頂住誘惑,想著婚期是明年五月,再修一棟來得及。錢接過手,才意識到等待著自己的是什麼:女方一定要磚瓦房,不是磚房不結婚。現在他買磚的錢是不愁了,可修房子的那些磚那些瓦,都是他們父子幾人一背兜一背兜背上來的,再修一棟,意味著他們還得再背一次……那麼多磚,光是想一想他都差點撞牆。
現在好了,等小地主修好木頭房子,他也照著來一棟!
很快地,這棟木頭房子吸引了各方注意,群策群力,兼顧多方意見之後,木頭小屋的最後定稿是:小屋為一層,地基加高,這個沒辦法,廢柴就是廢柴,高度不夠,修不起樓房。為了阻擋冬天的北風,小屋的外圍牆體是三排交錯的木頭,加起來足足有半尺厚,木頭外麵再砌一圈石頭牆裙,隻砌一米高,主要是給木頭牆的牆基加持,後來這個石頭牆裙為小屋增色不少,純屬意外所得,非是建議者鄭大爺的本意。小屋的屋頂依舊采用稻草,修木頭小屋是為了廢柴利用,既如此就利用得更加徹底一點,把那些稻草也一並用了。最後是天花板,雲蘇阡陌否決了用廢柴的提議,他不想睡到半夜身上落上一層木頭渣,這個得花點錢。這樣一算,廢柴稻草就不用說了,連岩石都可以從山上搬,需要花錢的隻剩下大梁水泥和天花板,對於房子的造價,雲大少爺滿意極啦。
小屋十二月下旬開工,立即變成了雁來山一景,今冬的雁來山整座山都是空空蕩蕩的好不淒涼,唯有小屋工地熱熱鬧鬧,不隻鄭大爺一家,雁來山林子中還有幾戶散居的藥農,這些人全都來了。一開始大家隻是好奇,好奇很快變成了驚奇,這個時候農家人本來就沒什麼活計,於是一個接一個地跑來幫忙,工錢他們不要,以後給點“柴禾”讓他們也照著修一棟就成。於是,鋸木頭的,搬石頭的,挖地基的,整理稻草的……忙成一片。
看男人們幹的熱火朝天,女人們也拿了針線過來紮堆,眾人有說有笑,一幅忙翻了天的景象。
每天至少五六個壯勞力,雲蘇阡陌這棟“綠色小屋”隻花了十天時間就建好了,建好之後,最先被征服的是那幫冷眼看熱鬧的女人們──原本以為“木頭茅草屋”土得掉渣,沒想到建好後一看,居然一點不難看,非但不難看,還有點像電視裏麵外國人的房子,尤其是外牆的那一圈石頭,雲家娃娃不讓自家男人打磨加工,就那麼有長有短大小不一的砌了一圈,當時以為雲家娃娃發神經了,現在看著卻是忒順眼。
進到屋子裏,女人們開始大呼小叫,木屋總共四個房間,是城裏才有的套房形狀,看著卻比城裏人的套房還要舒坦。進門一個大房間,正中有個圓形的“池子”,上麵立著一個鐵皮煙囪,雲家娃娃說那個叫壁爐,隻要往池子中加入碳火,整個房間都暖融融的,邊上還可以燒水煮湯菜。更叫她們稀罕的是大房間連著三個小房間,四個房間卻不是一溜平,小房間的地麵比大房間高了三階,進小房間還要上三級台階,這個很好玩,另外還有一間“茅房”,拐拐,城裏人真會享福,這種地方都弄得這麼漂亮,還可以泡澡……
女人們炸鍋了,還沒出門就開始召喚自家男人,不用說了,從今往後雲蘇阡陌都不用為廢柴利用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