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老師請教,隻好自己摸索,於是這陣子桑果小盆友被他逼著刻苦鑽研聚靈陣,好在靈酒的誘惑力足夠大,小盆友開足馬力鬥誌昂揚,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終於在幾天前成功弄出了第一個聚靈陣(實在說聚靈陣是個非常簡單的陣法,若是有個好老師,桑果小人家老早都該弄出來了)。
光是會布陣還不行,布陣還需要靈石,更讓雲蘇阡陌驚喜萬分的是:他不缺靈石。
書架上的那些石頭,以前以為是玉簡,打不開是自家功力不夠,現在才發現那些都是靈石,品級不太清楚,但用來布置聚靈陣綽綽有餘。於是某天,他、小桑果、小狐狸、還有小寶寶忙活了小半天,終於布下了他們這輩子的第一個陣法,大半個院子都被籠罩於陣法當中。
有了聚靈陣,接下去就是綠化,雲蘇阡陌獨自在山穀中埋頭苦幹半天,精心挑選出三十棵各色果樹,經秘境運回院子,趁著孟禾周末回鎮,兩個人趕在入冬前移栽完果樹,很純樸的柴禾同學隻以為雲老大會老實一陣,至少過年之前不再折騰了,沒想到果樹剛剛栽完,雲大少爺又一次把目光對上了人造林中的那些“柴禾棍”。
人造林占地數百畝,一多半樹木長成了歪瓜劣棗,一次性砍光不可行,他打算分步改造,第一步隻對外圍的幾十畝林子下手,就這幾十畝也不是全砍,隻砍掉其中確實不能成材的,約摸占1/3左右,即便如此,等他看到砍下來的木頭時也著實嚇了他一大跳。
小山樣的木頭堆在地上日曬雨淋,看著它們慢慢腐爛,放以前他會心痛死,這會兒卻是全不在乎,無比豪情地一揮手:“我們修房子吧!”
是的,他準備用這些廢柴修造一座四壁全是木頭的名符其實的“山中小木屋”。
孟禾聽完他的計劃愣了半天,最後猶猶豫豫地說:“陌陌,要不我們先用木頭搭幾座亭子吧,先練練手?”
柴禾同學沒敢把話說完──亭子怎麼著都不會倒,即使倒了也不可能砸死人,換木頭房子就麻煩了,房子倒了,會不會坐牢?
雲蘇阡陌一想也是,先建幾座小亭,院子裏麵放一座,其餘建到山路邊,下雨的時候行人也多一個落腳躲雨的地方,既實用又增添山野鄉趣,好主意。
於是,兩個人開始修木亭。
建亭子好象蠻容易的,七八根手臂粗的木頭捆紮在一起,插入地下即成支撐的柱子,至於亭子頂,雁來村的村民們圖省事,秋天打完稻子就走了,稻草堆壓根沒人處理,全都一捆一捆地立在田間,這會兒正好派上用場。
凡事知易行難,第一座亭子花了一點時間,要把稻草弄成亭子頂還是蠻考手藝的,遠比他們相像的困難。不過等到第一座亭子完工,後麵的就容易多了,兩個人利用兩個周末四天時間一共建起三座小亭,看著“古樸大氣”的茅草樹亭婷婷玉立於路邊(田坎評語,有待商榷),一時間連保守派孟禾都自信心爆棚,一心想要打造出人生中的第一棟“別墅”。
建房子可不象修亭子那麼容易,至少需要一張比較象樣的圖紙,雲蘇阡陌沒學過建築,但他看過實實在在的森林小屋,孟禾沒有見過實物,但他有實際建房經驗,兩個人頭碰頭研究了整整一個周末,到周一下午孟禾又騎著他那輛老爺車跑回來了……他們的熱情引發了雲太太的好奇心,然後,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雲太太問過幾句,立即上心了:這房子太有意思啦,這麼好玩的事情怎麼可以不參於?不過,山林裏麵濕氣重,要修就該修樓房才對(雲太太仍然執迷於“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生活),然後雲先生被他們的討論吸引,中途加入,他認為木頭不如磚塊結實,安全最重要,濕氣重可以加高地基,樓房就不要修了……於是討論變成爭論,雲太太和雲先生成為爭論的主場,兩隻小崽麵麵相覷,呃,是三隻小崽,小桑果是多出來的那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