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心有妙招,擺平職場的是是非非(1)(2 / 3)

當然和二老板發生爭執,自然需要獲得大老板的支持,林立謙主動去找了大老板,在大老板麵前,他表現得極其自信,拿出自己千辛萬苦總結出來的各種理由給自己辯護。對於林立謙提供的強有力的證據,大老板表現出了充分的信任,表示自己會全力支持他。林立謙通過主動影響上司獲得了大老板的支持,他對自己的決定更加充滿自信,最後競標的結果也印證了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二老板欣然接受了。

在這一過程中,林立謙不僅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且獲得了老板的尊重和認可。

古人雲:“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如果想要從老板那裏獲得有用的資源和工作上的大力支持,那你就要懂得去“管理”你的上司,給予他想要的東西。這裏說的“管理”並不是去挑戰他的權威,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影響你的上司,利用他的權威,去尋求更多的資源。

上司和下屬有著工作上的依賴關係,盡管下屬沒有太大的權力,但是仍然可以形成對上司的影響力,下屬可以尋找各種有力證據,讓事實說話,給上司造成一種不得不接受的壓力。如此一來,上司自然也就接受了你的“管理”。

上司掌控著自己的命運和前途,人們在潛意識裏總是缺乏向上管理的意識,或者把上司想像得過於恐怖。但上司也是人,試著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想自己的上司,就會發現,管理上司並沒有那麼難。

1.盡可能地幫助你的上司

社會人類學家萊昂內爾·泰格指出:“這種償還製植根於整個進化進程,成為人類行為最基本的驅動力之一。接受了好處就有回報的壓力,不管這個好處是大是小,是別人強加的還是自己主動要求的。”在工作中,你可以保護和彌補上司的不足,你給上司的幫助會給他帶來想以某種方式回報你的壓力。

2.尋找與上司的契合點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工作方式、工作風格等深層次的相似性更容易贏得上司的認同,更便於讓上司接受你的建議和觀點。平時應該多關注你的上司,例如,上司關注的是過程還是結果,喜歡下屬做事提前請示還是晚點彙報,喜歡征求意見還是自己作決斷,了解了他的做事風格,找到契合點,然後懂得適時迎合。

有些人剛參加工作就如魚得水,三天被提升,五天被提拔,事業蒸蒸日上;而有些人兢兢業業,事業卻毫無起色,原因就在於前者敢於要求升職。

職場中人,換工作是家常便飯。人在同一工作崗位呆久了,起初的熱情和活力會大大消減,煩惱也會越來越多,最後變得不思進取。這是人的正常心理狀態。

有些人想升職,卻出於各種原因總是難以開口,他們覺得提出升職要求會讓人覺得沒有教養,因此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結果升職的好事自然落到了別人頭上。

“不做踏步運動”

張鑫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部門經理,任職五年。由於她驕人的工作業績,總是能贏得老板的大加讚賞,加薪當然也不在話下,同事都對她羨慕不已。但是他們哪裏曉得張鑫的痛苦,她在這一固定職位一幹就是五年,自己的大好青春都獻給了這唯一的崗位,天天在做踏步運動。她實在是有點不甘心,以前也從未主動提出過升職要求。她決定找機會向領導請示一下。

今年年底,在一次職工大會上張鑫趁機向領導說出了自己想變換工作崗位的想法,領導卻說她的工作崗位相當重要,是不可替代的,說服她繼續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張鑫聽領導這麼說,也不好再說下去。隻好繼續回去工作,但是內心卻飽受煎熬,工作業績漸漸下降,銷量一日不如一日,煩惱隨之增多。張鑫在痛苦中苦苦掙紮,開始變得精神恍惚,失眠、多汗,各種病症向她襲來,她琢磨著想再次向領導請示,卻不知道如何開口談論這一話題。

很多人在自己的一個工作崗位一幹就是很多年,一是受傳統的“鐵飯碗”觀念的影響,這樣日複一日的工作讓人覺得安逸踏實。再者有些人即使有過變換職位的想法,但是出於各種原因,還是以失敗告終。他們害怕別人對自己的非議和評論,不懂得交易和合作,我們所處的世界是需要討價還價的,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一個員工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且做出驕人的成績,那麼老板是不原意讓他變換崗位的,這就好像是一台運轉良好的機器,老板沒有必要對他進行維修;但對於個人來說,應付這個崗位已經是遊刃有餘,已經沒有提高能力的機會和上升的空間。因此,這個時候就要敢於向老板提出升職要求。如果你不與他討價還價,他在獲得最大利益的同時,你就在遭受著很大的損失。

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在變化發展的,“人往高出走,水往低處流”,這也是自然規律。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成不變,而且長時間在一個職位上會產生厭倦感,當所有的激情都消磨殆盡時,人就會失去創造力和活力。因此,身處職場要懂得如何變換工作,敢於要求升職,給自己創造發展的空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