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情隨我動,收放自如做快樂一族(2)(1 / 2)

於是她谘詢了心理醫生,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心理。好友的葬禮是導致恐懼的刺激條件,經過那場葬禮,心理上產生對事件嚴重性的想像,如擔心自己也會像好友那樣突然死去,再加上有意回避,拒絕看白花、黑紗等。這在她心裏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概念,一想到這些事物就感到恐懼,時間越長,這種感覺就越重,最後導致無法以正確心態麵對葬禮。

條件反射學說認為,當患者受到某一事件的恐懼性刺激時,當時情景中的另一些並非恐懼甚至無關的刺激,會同時作用於患者的大腦皮層,兩者作為一種混合刺激物形成條件反射,以後遇到這種情況,即使是無關刺激,也能引起強烈的恐懼情緒。

而類似的白花、黑紗等則屬於無關刺激。由於恐懼情景的延伸,白花、黑紗甚至殯儀館、陵園、哀樂聲等也成了恐懼物。人們對葬禮的恐懼實際上是害怕麵對死亡,看到葬禮上的各種場景不由自主會聯想到自己,進而產生恐懼心理。

死亡是不可回避的話題,它會連帶產生一係列的消極情緒,甚至給人心理上帶來傷害,影響人們的生活。消除葬禮的恐懼可以幫助我們調整麵對死亡的恐懼心理。那麼,怎樣能消除對葬禮的恐懼呢?

1.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麵對的,因為它和日落月初一樣,都是自然的規律,因此,在參加無論是和自己同輩的還是自己長輩的葬禮,都要用一顆平常心對待,他們隻不過去了美麗的天堂。

2.給自己一定的安全感

死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對於死者的哀思可以表現出來,相信死者在天之靈也會保佑著自己,給自己一定的安全感,盡量平複自己的心態。

3.多和家人交流

和家人朋友談談對死亡的看法,把自己對死亡的恐懼說出來,有助於緩解對死亡的恐懼,讓自己的憂傷的情緒充分表達出來,這樣,在葬禮上的恐懼情緒自然得到釋放,從而能夠從容麵對死亡。

金融危機真的來了,它無常、神秘、威力強大,隨時都可能改變我們工作和生活,影響我們的心理。那麼,麵對危機,如何應對?

金融危機突然來襲,給社會和很多企業帶來了極大壓力,例如很多公司的業績開始下滑,於是降薪郵件陸續下發,緊接著就是突然的裁員,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一切變數都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很多人開始承受生活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而當人們感覺到危機時,總是喜歡尋求相關信息來驗證,確定自己的判斷正確與否,不經意間,金融危機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從夏天突然進入冬天

王麗在某跨國公司任職,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公司業績明顯下滑,從2008年年底,公司就開始進行“力度很猛”的裁員。起初王麗不以為然,但是最近的裁員卻令她感到很震驚,走的人全是公司的精英,而且有些還是當初花了很大力氣請進來的,但是麵臨金融海嘯,企業要大幅度調整結構,再優秀的人也不例外。

眼看跟前的同事一個又一個地走了,王麗也變得惶恐不安,總是擔心公司明天會不會有事?哪天會輪到自己?老板什麼時候會叫我?腦中無數次想像著自己離職的場景。晚上她總是失眠、多夢,第二天拖著疲憊的身體來上班。她再看看周圍的同事,沒有一個精神狀態好的。金融危機弄得人心惶惶,仿佛從夏天突然進入了冬天。

中國一直在高速發展,很多人覺得經濟會持續不斷地發展下去,一切都會越來越好。但是,金融危機對經濟及生活各方麵帶來的影響,打破了人們的這一固有認識,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製和把握的。很多人在遭到金融危機侵襲時,感到很突然。心理專家認為,當經濟危機降臨時,人們的心理會經過以下幾個發展階段:否認:剛聽到經濟危機時,人們的情緒會處於麻木狀態,進而也會在思維上予以否定,但最後還是不得不接受它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