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計算機輔助命題係統(2 / 2)

第三節 試題庫係統的建立步驟

一、確定選編的試題總體方案

明確建立題庫的目的,對於單功能題庫,確定各知識點在不同能力層次上應編製試題的數量以及用於測量這一知識應適合的題型,製訂選編單功能試題的總體方案。對於多功能題庫,要確定目標層次與能力層次,確定可足以代表學科或課程能力體係的全部內容的試題題型及數量,製訂選編多功能試題的總體方案。

二、試題的征集、審定、篩選與試測

根據總體的方案廣泛開展征題工作,並對征得的試題進行選編、審訂以保證試題內容的質量和科學性。然後再對審訂過的試題進行測試並運用測量理論和統計理論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達到各項指標要求的試題經終審後方可入選。

三、題庫的結構模型設計

根據題庫的功能進行結構模型的設計。通常試題庫的功能包括:存貯、編輯、調整和修改試題的功能,按要求組合試題、自動生成試卷的功能,統計分析的功能,生成統計分析報表及打印輸出功能。

首先要確定試題入庫的規範,也就是要進行入庫試題卡的設計。設計的試題卡應該具有通用性和可擴展性。為了按不同的需要合理地生成試卷並提供相關參考信息,題卡上應設有題目和解答,還要設置計算機能識別其內容的各種標識,如知識點、題型能力層次、難度、區分度、猜測度等以及測試背景的信息部分。

題卡的形式確定以後,還應設計合適的數據庫係統,根據題卡形式以及試題庫的功能確定數據庫的結構,以便於有效地存貯、增加、修改、刪除題卡形式的試題,快速準確地按要求檢索試題、拚題組成合理的試卷,生成試題卡和預測結果,之後對其實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生成統計分析報表,客觀地反映每道試題的實際鑒別效果及其合理性,為今後的試卷生成提供指導和修整,也有利於題庫的動態更新。試題庫的結構模型如下圖所示。

四、試題庫的環境設計

根據建立題庫規模、目的以及題庫的結構,選擇相適應的運行環境。試題庫係統的特點是要求容量大、速度快、準確、安全保密性強、使用方便,因此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理論上應選擇配置高的機型並配有高質量的外部設備,如光電閱讀機、掃描儀、激光打印機等以及保密性的數據庫軟件操作係統。

可以根據建立試題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計算機的配置與機器的類型及支持相應的操作係統,具體配置要由題庫係統的功能以及規模來確定。

對於很大規模的數據庫,可建立在容量大、速度快的大中型機或小型機上,也可建立在以大中型或小型機為中心與微型機構成的局部網絡上,即服務器和工作站。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征集試題,進行遠程的數據交流,以達到資源共享。

外部設備的配置要根據係統的需要來選擇,如:打印機、繪圖儀、掃描儀的型號,包括它們輸入/輸出功能及其他功能的強弱。建立題庫的操作係統的配置亦是如此,應選擇具有造字能力的漢字操作係統;能編輯各種數學公式的公式編輯器;具有處理化學元素符號和各種圖形處理的處理器;能輸入多種語言符號的編輯器(日語,蒙語,朝語),以適應滿足編輯各科試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