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015年10月31日
(1)
2016年校園招聘早已拉開帷幕。
2015年10月31日,他們回學校招聘,他們新成立的文化傳媒公司全小磊蔣雨涵各出資500萬,張瑞陽唐誌勇全小婷各200萬,王暉宇3400萬。
招聘海報與眾不同:
思想決定未來,行動改變現狀,歡迎愛思考的你。
(2)
一大堆簡曆,每份簡曆上寫著各種各樣的思考:
“最近校園暴力事件特別多,學生打傷學生,老師打殘學生,學生打死老師,我人微言輕,弱弱問一句,這些,到底怎麼了?我問教授,教授說這是教育家思考的問題,不是我一個學生該管的閑事。我無語。我把教授的話告訴輔導員,輔導員叫我不要打擾教授,教授們太忙,忙著申請課題,忙著領研究經費。我不解,非得拿到經費才可以研究嗎?拿了經費,又研究了什麼,研究出了什麼?”
“錢學森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我認為,中國學生缺少勇氣、膽量、正直和誠實。”
“現在怎麼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家長不像家長,什麼都不像什麼了!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恨鐵不成鋼,成了恨‘爹’不成鋼。”
“百色助學網新聞播出後,王傑被公安部門控製。我想問:一、媒體曝光之前,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知道卻選擇沉默?為什麼要等到新聞曝光後,相關部門才遲遲介入?二、這些孩子上學的路,晴天是路,雨天是河,有愛心的富人,能不能幫他們修一修?三、一年雜費一百多,孩子們主要買些學習用品,對他們來說,沒有這點錢就上不了學。中國有錢人那麼多,誰來幫幫他們?四、百色助學網九年時間募集700多萬,資助了4000多名學生。為了能上學,女童們默默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有人說‘王傑性侵了女童,但的確讓女童們上了學。’王傑被抓了,這些需要助學金的孩子,還能不能上學?非要她們受盡屈辱,才可以上學嗎?”
“全國各地多次發生老師上課怒砸學生手機事件,其實,上課玩手機太普遍,因為有的課確實枯燥無聊,有的老師完全是照著教材念。”
“世界有很多問題,我們的問題是,總要等事情發生了,再來徹查問題。還有,好多官員不好好解決老百姓反映的問題,反過來狠狠解決反映問題的老百姓。為什麼不能正視問題,解決問題,而總是回避問題,掩蓋問題?”
“小時候聽大人說世界上兩種人,好人、壞人,現在滿世界就兩種人,有錢人、沒錢人。”
“人們供奉神像,去寺廟跪拜燒香,帶佛珠手鏈,仿佛隻要花了錢,嘴裏念阿彌陀佛,就能一切如願。慈悲是佛之根本,這些開口閉口信佛拜佛吃齋念佛的人,真有慈悲心嗎?他們祈求跟自己息息相關的利益外,還祈禱了什麼?”
“趨利避害,人之本性,隻顧自己,無可厚非,因為隻有每個個體的小幸福,才有世界的大安寧。”
“一切醜陋現象的根源是貧窮和無知,經濟改變貧窮,教育改變無知。思想改變一切。”
“人普遍自私、冷漠,人世間的溫情越來越淡薄。”
“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病從口入,很多疾病和飲食有關。民以食為天,人們對一日三餐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很無知。”
“複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布‘江浙滬兒童普遍暴露於多種抗生素’,我在醫院實習時發現有些醫生開抗生素處方毫無節製,濫用或過度使用抗生素對身體有極大危害。”
“國家應該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實行病曆一本通,一個人從小到老得過什麼病,看過哪些醫生,用過哪些藥,一目了然。”
“我們的學校,生活、法律、安全、營養、運動方麵的教育,嚴重缺乏。多建一所好學校,可以少建十座醫院、十座監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取決於教育,生活教育、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很重要。”
“我的專業不是經濟學,但我一直關注經濟現象,我認為經濟的本質是經世濟民,每個人是否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老百姓是否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應該是經濟發展的最根本目標。”
“我在小學實習,一點點大的孩子,被分成差生、中等生、優生、尖子生。素質教育推行多年,還是語數外應試教育為主。差生被鄙視和責罵包圍,我們的教育,就是來扼殺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嗎?”
“光緒皇帝說過,我中國之弱,在於習氣太重,文法過密,庸俗之吏多,豪傑之士少,公事以文牘相往來而毫無實際,人才以條件相限製而日見消磨,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利字。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實還像過去那麼悲哀嗎?”
(3)
他們決定每月拿出3萬,獎勵原創想法,有新意的1千,有深度的3千,有價值的5千。
會議室,小婷說:“接下來這個,能不能獎勵1萬?”她念起來:“食品安全、服裝汙染、裝潢汙染、環境汙染,未來十年癌症井噴,健康問題將是製約經濟發展的最大阻力之一。食品行業的人自認為對食品內幕了如指掌,可以規避吃的風險,但你逃得過穿的隱患嗎?服裝行業的人可以不******的衣服,但逃得過有毒的食物嗎?不熟悉的行業,不清楚的毒害,有多少,你逃得過嗎?即使你神通廣大,萬無一失,能確保自己和家人衣食住行不被毒害,但是,你知道你未來的兒媳婦、女婿,未來的孫媳婦、孫女婿,是誰,在哪裏嗎?你能確保他們的絕對安全和健康嗎?你為子孫後代考慮過嗎?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我們不能再做反文明、******的事情了!不毒害別人,其實還是為了我們自己。我讀完了。我聽葛天天說過關於這些方麵的采訪和報道,但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不作惡,不毒害別人,其實最終還是為了我們自己。這能不能給我們一個新的思路,個人與社會,與世界,那種微妙的關係,我們可以拍成電影,一個自私的人,他以為所做的事,對自己有利無害,至於對別人有沒有害處,他毫不在乎,然而,巧合的事情偏偏發生了,他所做的一點點,又改頭換麵,甚至變本加厲,一點點地破壞了他的生活,他的利益。譬如,一個人回收醫療垃圾,那些本該銷毀的輸液瓶、輸血袋,被重新加工成奶茶杯、快餐盒,這個人的孩子因為長期使用這種奶茶杯、快餐盒,生病了。再譬如,一個父親為了讓女兒過上最好的生活,他做盡了壞事。女兒像個公主一樣地嫁人了,卻從此過上了地獄般的生活,他女婿一家人是來複仇的!具體編什麼樣的故事,我們可以慢慢地想,你們覺得呢?”
蔣雨涵:“我讚同。”
張瑞陽:“我同意。”
王暉宇:“我批準。”
唐誌勇:“我積極響應。小磊,你呢?”
小磊在看一份簡曆,唐誌勇拿過來,讀著:“我很想知道全小磊做的什麼產品,怎麼想到做這個產品,一個畢業才三年半的大學生,怎麼賺到一千萬的,我很想知道!很想知道!!很想知道!!!”
張瑞陽:“6月13號你們回學校,沒告訴他們,做的是什麼產品嗎?”
王暉宇:“同學們提了幾個問題,但沒誰問這個,小磊也沒說。”
蔣雨涵:“嗯,真的,當時沒人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