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於此,任何一個人,無論是嚴重的精神抑鬱症患者或者有自殺傾向的人,還是正常人,包括那些有著卓越想法和生活熱情的人,每個人的問題,隻有自己才能解決。我們都知道,在自殺患者那裏,真正能救他(她)的隻有他(她)自己。

在心理疾病領域,一個好的醫生,一定要讓病人自己去治愈自己。如果一個醫生先入為主地認為病人是無能力解決的,那麼醫生會是對的;而病人如果認為自己是無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的,那病人也會是對的。於是病人就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病情就會被拖延。

而一個正常人如果有一個生活當中的問題希望能夠得到解決,向外界提問是可以的,希望別人給出建議也是可以的,但是那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真正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的方案,一定是自己拿出來的。

這本書所收集的這些故事,未必對每一個讀者都有效,但是一定對每一類的讀者都會有效。這完全取決於你的潛意識深處有多少部分被觸動,而這個被觸動的部分的大小,取決於你的意識放鬆了多少,特別是在書中,每一個需要你書寫的地方,是否留下了你的智慧。

下麵這句話,來自博客連載這本書時候的評論,我很同意:“阿勳所有的話,如果你隻是靜靜地去看這些文字,不要用腦,而是用心,你的收獲將會更大。”

當然,如果你能夠有音像製品,或者到我們的博客、網站上來,能夠看到本人,或者聽到本人的聲音,收獲或許會比單純看文字大得多。

還有,如果還能補充的話,我想,這裏的每一個小小案例,對於讀者中的每一個人來說,應該都或多或少有效。這本書中的故事,的確挽救過人的生命,但是我不敢說對讀者也能起到對案主那樣的巨大功效,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的不同。

我從來沒有把同一個故事原封不動地說給兩個人聽,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獨特:正如樹上的葉子,你不可能找到任何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而地上的草,如果仔細觀察,你也不可能找到顏色完全相同的草。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但是或多或少,我相信這裏的案例一定會對讀者有些許幫助。

有的時候,我們隻需要短短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比喻,就能夠幫助一個人,就能夠化解一個人的憤怒和憂愁,就能夠在關鍵時候扶人走過一座橋,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

於是就有了這些故事的合集—這本書。

我也知道,很多人會說:“這些故事怎麼我講出來就沒有什麼效果呢?”注意啊,潛意識聽的不是你的文字,而是你文字的背景,也就是你談話的心靈狀態。心越安定清靜,比喻故事的效果就會越好。

就像天上的雲,如果天不夠藍,就看不到雲朵的美。

在心靈指導領域(含心理谘詢)有一個無上的原則—保密,所以我在盡可能隱去案主身份的同時,希望把類似的問題提出來,以支持更多的人。一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會對案主產生想象不到的力量。有的案主或許在當時沒有反應,若幹天之後,他的行動卻會受到正向的影響。我和案主隻是聯手在他冰封的雪山上撒了一把雪,然後很多天後就會有一場美麗的雪崩,冰雪下麵的青草就可以恢複生機,讓雪山還原為青山。

這些故事一一觸碰過很多人的心靈。

最後,如果可能,請記著我的一句話:“每天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我所能確定的就是我什麼都不能確定。”

而且,最後我還想再給你一個小隱喻:“假如,隻是一個假如,我們的現實生活原本就是一個你可以導演的故事呢?你會怎麼導演呢?”

最後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想必你已經在讀書中感覺到了什麼,不要忽略每篇故事的構架,你會發現這本書幾乎都是故事嵌套,這就是隱喻的機理。為了讓你加入這些隱喻的構架,本書的每一篇故事都精心作了設計,從你的腦意識到心意識,再到潛意識最深處,隻要你慢慢讀,每次一篇,細細品味,你會讀出隱藏在文字背後的那些智慧的信息……靜淨是智慧的開始,要想有智慧,心要靜,也要淨。

隻有當你的心靜、心淨,你才能聽到窗外雪落的聲音。

阿勳2010年4月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