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辭去工作,隻是在家裏待著,偶爾寫寫書,其他什麼事情都不做,我的很多朋友就開始不解。他們對我的未來很感興趣,覺得我的選擇很不可思議:我原先的工作多好啊,在國家電視台做一檔高端訪談節目,結交了很多寶貴的人脈。尤其是當他們知道,我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院子裏發呆度過的,他們更是開始替我感到不安。
有一位很成功的企業家就對我說:“你怎麼可以這樣生活?”
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以前,有一位老農,大概七八十歲。他每天不幹別的,就坐在立交橋那裏看過往的車輛。他就坐在那裏一邊看,一邊喜氣洋洋地抽著旱煙,直到日落,然後回家。
有一次,一輛凱迪拉克在老農身邊停了下來,車子的後窗緩緩降落下來,車裏的富翁問老農:“我很羨慕你,同時也很奇怪,你怎麼能夠坐在這裏那麼長時間?我已經看了你幾個月了,因為這是我去公司的必經之路。為什麼你能夠那麼享受呢?”
“這樣坐著已經很美好了啊。”老農坐在馬路邊上一動不動,笑著回答。
“啊?我一直需要跑來跑去,從這個會議到那個會議,從這家公司到那家公司,從這個國家到那個國家,我要不停地旅行,這樣,我才能看到很多的美好。而你日複一日坐在這裏,有什麼美好的呢?”
老農磕了磕手裏的煙袋鍋說:“這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你跑來跑去,也是一天看著一天;我雖然坐著不動,但也是一天看著一天。我所看的,和你跑來跑去看的難道不是一樣多嗎?”
那位富翁沒有聽懂。
對了,說到這裏,我想起了另外一個故事。
有一個尋道的人走了很遠,跨越萬水千山來到山穀裏,找一位老師傅。他推開門發現,這位師傅家裏非常簡陋,隻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僅此而已。
他很詫異,就問:“老師傅,這是你的家嗎?你的家具呢?”
師傅抬頭反問:“你的家具呢?”
那個遠道而來的人想,這位師傅有些不正常吧?一個人怎麼可能背著櫃子走來走去呢?他說:“沒有啊,我隻是一個過客,我的家具在老家呢,我怎麼會隨身帶著呢?”
師傅說:“你是一個過客?我也是啊。”
我對那位企業家說:“你知道嗎?這個遠道來的人,其實背著好多家具呢。”
這位企業家朋友說:“我好像有點明白你為什麼要辭職,為什麼要停下來待在家裏了,你其實隻是換了一份工作。說說話、寫寫文字,這樣的生活真好啊!”
我笑了,不置可否。
其實,我也沒有完全不做事。你現在看到的這些文字就是我的生活內容。和每天吃飯,睡覺一樣,有感覺的時候文字就會自己冒出來,給有緣的人看;而有發呆感覺的時候,我就會去泡壺茶,曬曬太陽,給指導師上上課。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或許對別人而言,這是我的新工作;但對我而言,寫文字和曬太陽真的沒什麼差別。因為兩者,都同樣令人享受。
此刻,在你的一天當中有多少時間是在享受呢?其實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可以享受著度過的。當下的含義就是享受。當你懂得享受當下,其實,無論做什麼都和在家裏曬太陽一樣了。
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