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9.富翁捐贈學校:總會聽到自己的觀念(1 / 1)

在一次講課的時候,我說:“為什麼說所有的文字都是無力的?因為人們隻會從同樣的文字當中找到符合自己觀點的或者自己讚同的。就像一段音樂,一個人聽到的感受和另外一個人聽到的永遠都不會一樣。因為每個人都隻會聽到‘符合’自己心情的感受。同樣一段舒緩的輕音樂,失戀的人會聽到哀傷,喜悅的人則會聽到悠揚。”

從前,有一位非常有錢的暴發戶,他有一個獨生子。

一天,這位暴發戶想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想把自己的錢捐贈給當地的一所學校。但他的兒子卻期待著用這些錢去賭博。兒子知道自己父親的特點—從來沒有上過學,不知道學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於是兒子就在父親的耳邊說了如下一段—一句謊話都沒有的真話。

他說,“爸爸,我希望你知道,你想把錢全部捐贈的那所學校,是—”他假裝看看周圍,四下無人,故意壓低了聲音說,“男女生兼收的。”

那位從沒有上過學的父親,一聽就瞪大了眼睛。兒子繼續講,“不僅如此,我悄悄告訴你。在那所學校,”他再一次故意壓低了聲音,一字一頓地說,“男女生每天都在一起上課。”

“啊?”對學校一無所知的父親,臉色開始變得鐵青。

兒子又接著說了一句最關鍵的話,“爸爸,我恐怕不得不告訴你。在那所學校,”他又故意壓低了聲音,“每個女孩在畢業之前,都必須把自己的論文拿給校長看。”

從來不知道論文是什麼的父親終於大聲吼了出來,說:“氣死我了!這所混蛋學校!他們永遠別想從我這裏拿到一毛錢!我要把錢都留給你。”

沒有說任何謊話的兒子得逞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會無意識地從外界信息中獲得一些自己認同的觀點。但這樣我們永遠看不到真相,除非一件事情發生—自己開始懷疑自己原先所確信的。

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科學史,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從原先認為錯誤的地方開始的。比如,日心說相對於地心說,相對論相對於經典物理學。所以,每當遇到一種新觀念的時候,不加評判地理解,才是我們對外界智慧的最好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