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誰是小偷,請馬上站出來,不然,等抓住你,我就先把你開除了再說。”一番詐唬過後,教室裏毫無反應,再仔細觀察,似乎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平靜如水。
一招未見效,他心生二招——讓學生揭發。他查看了學生們所有的紙條後,幾個有“案底”的家夥開始進入他的視線,那個坐在丟失鋼筆女孩子的前麵叫小A的男孩子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一個個請他們到外麵談話,並派學生搜他們的書包和口袋,誰知仍舊一無所獲。他開始愁眉不展,不知所措。一個學生偷偷向他揭秘,說小A的弟弟就在本校三年級就讀,可以問問。
小A的弟弟向他反映說,小A在家寫作業經常換筆用,而且都是嶄新的——到此為止,事情終於露出端倪。
他麵露微笑地趕回班,告訴大家,事情很快就有結果了,然後,用凶惡的口吻把小A叫出來,不容分說拖著他往外走。他知道小A的家就在學校附近,是學生中家境最困難的一個,全家就靠父親開三輪車送客艱難維持生計。他想,一定是小A出於羨慕而生歹意才犯的錯。他騎摩托車載著小A疾馳而行,他要到小A家裏求證,讓他啞口無言。
很快,他和小A就一同出現在小A的父母麵前。他向小A的父母說明了來意,小A的父親用懷疑的目光看了一下小A,把他領到小A的臥室找尋什麼……那天回去的時候,他仍舊載著小A。在通往教室的樓道裏,他聽到了教室裏同學們因竊喜、渴盼、焦躁不安而產生的巨大的騷亂聲。他推開門,拉著小A走上講台。
“快宣布吧,老師!……他究竟是不是小偷?……讓他賠,把小A開除了……”教室裏怒聲四起,喧囂異常。他伸出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麵向小A,深深鞠了一躬,向大家宣布調查結果:“我誤會了小A,現在向他道歉。
今天,我鄭重宣布,小A不是小偷,這件事情與他無關……”
教室裏沉悶地安靜了許久,他看見每個孩子臉上都掛著失望的表情,低著頭,沉默不語。小A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先是小聲地抽泣,後來,教室裏傳出他撕心裂肺的哭聲……放學了,他剛要起身走人,小A忽然叫住了他說:“老師,你等等。”不一會兒,小A從後操場氣喘籲籲地跑回來,將一支嶄新的紅色鋼筆放在他的手掌心,說了聲謝謝,然後轉身跑了。這時,他緊繃的臉,終於鬆弛一下,露出難得的笑容。此後,班裏再也沒有丟失過任何東西。
那年,他最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留下來。在他離開學校的時候,班裏的孩子都來送他。
走的時候,望著眼淚汪汪的小A和孩子們,他囁嚅著,欲言又止。在他心中埋藏著一個秘密——關於一個孩子的尊嚴的故事。他清楚地知道,一定不能將它公之於眾。
在一個孩子的臥室裏,一位父親從床下拖出一個小木箱,大半箱或破舊或嶄新的筆,突然間映入眼簾。然後,一記響亮的耳光,在一個男孩兒的臉上響起。男人向一個孩子吼:“一箱筆能換來一個人的尊嚴嗎?能嗎?能嗎?……”
孩子不哭也不鬧,沉默,還是沉默,麻木得令人恐怖。他站了出來,輕聲地說——“我能。”
揭開人性美好的那麵
那是全校最亂的班,許多老師來上課都會頭痛不已。
新來的張老師第一次為這個班上課,上課鈴響過幾分鍾了,教室裏仍一片混亂。張老師開始厲聲斥責,可是嘈雜聲蓋過了他的斥責聲。張老師靈機一動,忽然指著一個正大聲叫喊的學生嚷:“你的吵鬧聲最大,請你到講台上把你的名字記下來。如果你找到了下一個搗亂的學生,先把他的名字記上去,再回座位上去。”
大家被嚇了一跳,教室裏安靜下來,但是仍然有學生在小聲說話。此後,不斷有學生被“請”到講台上,留下筆跡。
教室開始像一個模特走秀場,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不時還會引起哄堂大笑或者是激烈的辯論。臨近下課時,張老師發現,不大的黑板上幾乎記滿了名字,班裏的大多數學生都“榜上有名”。而被記上名字的學生,無不興高采烈。望著那些學生,張老師氣憤不已,拂袖而去。
接下來的第二節課,由新來的李老師上。學生們發現又是一位新老師,更加有恃無恐了,教室裏的喧鬧聲一浪高過一浪。李老師靜靜地看著,在黑板上不緊不慢地寫下八個大字:“紀律最好的學生是——”教室裏隨之安靜下來——強烈的好奇心驅使大家想知道後麵寫的究竟會是誰的名字。
李老師不緊不慢地說:“剛才,據我觀察,坐在牆角的那位女生紀律最好,特意提出表揚。下麵就請這位女生到前麵,把自己的名字寫下來。”
大家將目光齊刷刷聚在那位女生身上,看著她羞澀地走上講台,用粉筆寫下自己的名字。李老師親切地對她說:“你能幫老師一個忙嗎?將我們班現在紀律最好的學生找出來,並把他的名字寫下來。”女生點了點頭,開始聚精會神地觀察教室裏的每一個學生。奇跡出現了,所有的學生都端端正正地坐好,聚精會神地望著前方。女生看了許久,竟然沒有寫下一個名字。老師問她:“你為什麼不記名字呢?”女生為難地說:“每個人坐得都很端正,也沒有一個人說話,紀律都是最好的。”老師笑了,把剛才寫上的女生的名字輕輕擦去,然後在黑板上莊重有力地寫下五個大字:“每一個學生!”此刻,黑板上呈現在大家眼前的內容是:紀律最好的學生是——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