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經解諸序及書後(6)(2 / 2)

康熙丁巳納蘭成德容若序

注:此序並未載入《通誌堂集》,而是據《通誌堂經解》補入。

永嘉蔡氏《論語集說》序

《論語集說》二十卷,宋?朝散郎、試太府卿兼樞密副都承旨永嘉蔡節編,淳祐五年表進於朝。今作十卷,蓋當日刊於湖泮本已然也。是書宋《藝文誌》不載,諸家藏書目俱未收,予乃購得之,幸矣。永嘉自伊洛諸儒未作,王景山出,發明經蘊,述《儒誌》一編。其後則有劉安節元承、鮑若雨商霖、謝天申用休、潘旻子文、周行己恭叔、陳經正貴一暨弟經邦貴敘,其姓名皆入《伊洛淵源錄》中。而著群經說者若陳鵬飛少南、薛季宣士龍、張淳忠甫、葉適正則、戴溪肖望、陳傅良君舉、葉味道知道、錢文子文季、黃仲炎若晦、湯建達可、陳埴潛室、王與之次點,皆有成書著錄。諺曰:“溫居瀛壖,理學之淵。”不信然歟?顧諸君子之書,或存或亡,不可盡得。予序蔡氏《集說》而附及之,蓋將以求所未見焉。

建安蔡氏《〈孟子〉集疏》序

牧堂老人蔡發仲與,朱子稱其“教子不於利祿,而開之以聖賢之學,非世人所及。”其子元定季通,孫淵伯靜、沉仲默,曾孫模仲覺、抗仲節,皆隱居著書。既而仲覺任建安書院席長,以謝方叔、湯恢薦補廸功郎、添差本州教授。而仲節旋中進士,為諸王教授,累遷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

蔡氏撰述,季通《律呂新書》、仲默《書傳》最著;而伯靜《〈易〉訓解》,鄱陽董氏載入《諸儒沿革》中;仲覺則有《〈易傳〉集解》、《〈大學〉衍》、《〈論語〉〈孟子〉集疏》、《河洛探賾》、《續近思錄》諸書。予所見者僅《孟子集疏》十四卷而已,仲節為之後序,稱其參《或問》以見同異,采《集義》以備闕遺,洵有功於《集注》者矣。仲覺被薦,嚐疏言敬義為萬世帝王心學之本,而《大雅》價人維藩六語為國家守邦要道。又請以《白鹿洞學規》頒諸天下,蓋無愧牧堂老人之教,而其家學,誠非世人所能幾及也。

注:《〈論語〉〈孟子〉集疏》或為《〈論語〉集疏》和《〈孟子〉集疏》兩本書的合刊本。《白鹿洞學規》即《白鹿洞書院揭示》,集儒家經典而成,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指明了修身處世之道,乃封建社會教育的基本準繩。

書成氏《毛詩指說》後

右《毛詩指說》四篇:一《興述》,二《解說》,三《傳受》,四《文體》,合為一卷。唐?成伯璵撰,後有建安熊子複跋尾,蓋乾道中嚐刊於京口者。唐以詩取士,而三百篇者詩之源也,宜一代論說之多。乃見於《藝文誌》者自《毛詩正義》而外,惟成氏二書及許叔牙《纂義》而已。成氏《斷章》二卷、許氏《纂義》十卷,今俱無存,惟是編在耳,不可不廣其傳也。

注:《纂義》指的是《毛詩纂義》。

書張文潛《詩說》後

文潛《詩說》一卷,雜論《雅》、《頌》之旨,僅十二條,已載《宛丘集》中,後人抄出別行者。觀所論土宇皈章一則,其有感於熙寧開邊斥境之舉而為之也歟?《宛丘集》今不甚傳,此亦經學一種,因校而梓之。

經典天天讀書係

久違的經典,一生的珍藏。

《弘一法師全集》(全4冊)

首套簡體橫版李叔同全集。一個孤獨卻能孤獨至靈魂豐滿的禪者,一位讓林語堂、張愛玲、朱光潛、豐子愷、趙樸初、夏沔明尊都感動的宗師。一套讓文學小資、佛門學子都愛不釋手的經典之作!

《李鴻章全傳》(全3冊)

史學界公認最為權威的○本李鴻章傳記,讀懂了李鴻章,就看清晚清近代史,梁啟超、英國記者布蘭德、美國戰地記者威廉、英國知名女作家立德夫人,一起帶你還原晚清曆史,走進李鴻章的心靈世界。

《慈禧全傳》(全3冊)

史學公認最權威的○部慈禧傳記,再現晚清宮鬥步步驚心,慈禧同時代作者濮蘭德、裕德齡等私密講述、全景再現晚清波詭雲譎!拒絕細說與誤讀,以第一手史料,獨特視角,帶你還原晚清曆史真相。

《微動作讀心術》套書(全3冊)

微動作讀心術,微表情讀心術,微反應讀心術:世界如此險惡,你要看透人心!本套書教你微動作、微表情、微反應背後的隱情與真相,讓你知人性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