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的友誼 (1 / 1)

他剛來班上的時候,沒人能聽懂他說什麼。我見他憋得難受,便挺身而出做了免費翻譯。他來自四川,高個,清瘦,寧死不說蹩腳的普通話。

因家中隔壁曾有四川的租房客,所以,我能聽懂他所要表達的意思。他對我的及時出現感激涕零,說務必要與我做一生一世的好朋友。

他主動要求老師調換座位,成了我的同桌。他整天死皮賴臉地跟著我,嚷嚷著要我介紹當地的名貴小吃。我倘若對他稍不理會,他必然又要朝天埋怨我是個不愛惜家鄉的孩子,不懂得向外來人口推銷自己的家鄉文化。

無可奈何,我終於和他成了好朋友。原因是他告訴過我說,從我所在的雲南小鎮到四川,一定會經過一片浪花飛濺的江河,江河的碼頭上擺滿了渡人的船隻,而他每年都是坐船回去的。

當時,我在高原上已經呆了整整十一年。十一年的春來秋去,我都是看著莽莽大山而過的。因此,在當時年少的憧憬裏,便經常會無緣無故地冒出一片無垠的海麵來。我多想去看看,那遙遠的海平線和撲翅高歌的飛鳥。

我知道,他所說的不過是一條寬闊的河流,但對於多年前的我來說,那照樣有著無比強大的吸引力。於是,我從骨子裏認定了,他是特別的,是與其他的高原孩子們有所不同的。他見過奔流的河。

還沒到他十二歲生日,他便沒日沒夜地在我耳旁嘮叨,叮囑我一定要來,說有我最愛吃的東西。我猶豫了片刻,點頭答應了。

可事實上,他十二歲生日還沒到來,學校便已經放了暑假。母親領著我去了鄉下,而我,亦在綠樹蔽日的時光裏忘卻了這件事。

回去之後,他氣勢洶洶地找到了我,好生將我奚落了一番。我因理虧,始終保持沉默。後來,他罵累了,解氣了,拉著我的手便上了他家。

他踩著高高的圓桌上,把紅木櫥櫃打開,端出一隻精致的瓷碗。一麵小心翼翼地捧在頭頂,一麵故作神秘地問我:“猜猜是什麼?快猜猜看!”

我猜了許久都沒猜中,失了興致。他欣喜若狂地把瓷碗遞到我的手裏,還未說出將要說的話,便驚訝地長大了嘴巴。

原來,當天他等我直到深夜。後來他母親催促著點了蠟燭,他才慌慌張張地用小刀把蛋糕上的所有奶油刮到這隻碗裏。你一直沒有忘記,我愛吃奶油。

隻是,我一走便是整整半月。灰白交錯的黴菌爬滿了鮮嫩的奶油,結滿了白色的絨毛。

這件事使我感動了很多年。後來,因高考的緣故,我倆徹底分開了。他經常給我寫信,向我問安。可我,卻在陌生的城市裏和一群新交的朋友玩得忘乎所以。

漸漸地,他的信件少了。我們像一塊緊貼在刀刃上的細肉,慢慢地被一種悄無聲息的力量切開。

畢業前夕,在整理時發現了他的信件,踟躕著是否留下時,忽然發現了信件背麵的筆跡:“其實,我也喜歡吃奶油。”

我在刹那間想起少年時候的自己,想起那隻精致的瓷碗,想起那些他為我刻意留下的奶油。坐在零亂的書桌旁,我握緊了筆頭,卻不知該給他回點兒什麼。

四年就這麼過去了。當然,此刻的我已經知道,從雲南到四川,再遠也不過十幾個小時的車程,根本不用經過什麼奔流江河。可我還是懷念,當年那個別有用心的謊言。

那段閃爍著微茫的時光,我是再也回不去了。惟一留有遺憾的,便是少年時候的自己,沒能好好握住那份至純至真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