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橫梁 (1 / 1)

春遊前夕,我將班裏這56名不過十六歲的學生分成了28組。我告訴他們,這次外出春遊,隻能有28人跟隊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須安安穩穩地呆在教室裏自習。

狹小的空間裏頓時一片嘩然。他們覺得我的安排嚴重不公,因為不論是誰,都不可能主動放棄這次機會,自甘呆在悶熱乏味的教室裏。

他們無力更改我的初衷。於是,無可非議,這28組裏,每組將有一人免費外出遊玩,感受自然風光,而另外一人,則繼續日日重複的校園生活。

他們決定用沉默來抵抗我的不公,他們想用這種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範。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們陷入了不可解開的僵局。

三十分鍾後,台下開始竊竊私語。我在講台上嚴肅地說,我絕不可能改變主意,但你們之間,是同學,是友誼,不管我把你們56人分成了幾組,帶走了幾人,你們的情誼仍舊不會改變,對於你們的朋友,你真就如此吝嗇?連一次小小的機會都不肯讓給他?

這番話,再度使他們陷入沉默。在他們未出結果之前,我轉身離開了教室。我知道,這28組學生,明天將會給我一個答案。

清早,旅行社的大巴開進了校園,陽光灑在潔白的車窗上,有一種誘人的美。班長將最後的名單遞給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

我驚奇地發現,這份名單的成員,竟是如此特別。他們做了一次令我肅然起敬的謙讓——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將這次機會讓給了家庭拮據的學生,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將這次機會讓給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強者讓給了弱者,男生讓給了女生。

名單上有多處塗改的痕跡,不難看出,他們曾發生過激烈的爭執。

臨行前,我要求外出遊玩的成員主動握一握那位把機會讓給自己,甘願留在教室裏的同學。於是,感人的一幕出現了,56隻青澀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他們相互寒暄,微笑叮嚀,沒有半點的煙火氣息。

旅行的途中,我給了他們一個小小的建議,寫一篇簡單的遊記,送給這28組裏的另外一個人,讓他們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樂,以及這沿路的美景。

回程之後,沒有一人欠交遊記。不管是多麼頑劣多麼厭學成性的孩子,他們都極其認真地完成了這次作業。甚至有的人,還在遊記的背後附上了一張鮮豔的彩筆畫。

當他們把遊記主動送給那位留在教室裏的同學時,春末的陽光,忽然燦爛起來。我讓他們再次握手,感謝那位胸懷寬廣的同學,讓你有了一段開心的旅程。他們的右手,緊緊交織在一起。沒有誰因錯失了這樣的良機而沮喪,也沒有誰後悔當初的抉擇。

其實,我所要教給他們的,並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見聞,而是讓他們在如此不公的條件下學會冷靜,學會商量,學會謙讓,學會大度,學會感恩,學會補償。

教每一個人生十六七的孩子握手,讓他們在充滿不公和荊棘的人生路上,找到那根調適心靈的橫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