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順水推舟(2)(1 / 3)

占地將近一千六百畝的電子城,兩年前是人聲鼎沸,彩旗招展,機器聲轟隆,要多奪目有多奪目,要多耀眼有多耀眼。就在去年他來時,這裏還是一派欣欣向榮呢。這才過了半年時間,突然就變成了這副麵貌。矗立在電子城中央的華科電子大廈,兩年前是海州新工業園區的標誌性建築,從立項、開工到建成投產,用的是比深圳速度還要快的海州速度,當天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出效益。朱天運當時就在現場辦公,在電子城西邊開出一塊領地,頗有創意地搞了個市區聯動高效辦公區,現場辦公、現場批複、現場解決問題。一時受輿論追捧,驚得銘森書記也到現場來看,看完說:“還是天運敢想敢幹,都照這樣子,我們的事業是有希望的。”但是現在沒了希望。

那幢投產還不到一年的大廈,現在空落落的,人去樓空,再也聽不到機器聲,看不到熱火朝天的場麵。樓上玻璃不知是被風吹破還是怎麼,露出一個個黑洞,看著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大廈周圍的廠房,全都是塵埃落頂,灰蒙一片。廠區裏看不見一個人影。華科如此,其他廠家更是如此,當時跟華科競爭最厲害的巨龍電子,如今竟也悄無聲息地撤了。

怎麼會這樣?朱天運驚在那兒,一時有些茫然,還有幾分失落。秘書長唐國樞走過來,低聲說:“是沒必要來這兒的。”朱天運沒回唐國樞的話,目光繼續搜尋,他想到過電子城的敗落,但沒想到會頹敗成這樣。

明澤秀悄悄地走過來,站在他身邊,不敢說話也不敢望向他,像是一個要陪著他傷心的人。區委書記高波在遠處打電話,朱天運臨時改變方向,徹底打亂了他的安排,弄得高波緊張無措,隻能在電話裏衝下屬發火。

“回去吧,馬上要起風了。”唐國樞小心翼翼勸道,同時目光看向明澤秀,似乎在替明澤秀擔心。

朱天運又默站一會,什麼也沒說,轉過身向他的車子走去。他想到一句話:這是一個建設速度奇快的年代,這也是一個破壞速度更快的年代,一邊是一窩蜂地一哄而上,一邊是速朽般的破敗。

誰知就在朱天運要上車時,令眾人愕然的一幕發生了,不知從哪個廠子裏擁出一撥人,不由分說就將朱天運的車子攔住了。唐國樞再想出麵製止,已經晚了。

朱天運遭遇了群訪。領頭者是華聲電子的老板,浙江人,這家公司當初是明澤秀招商來的。華聲老板圍著朱天運告狀時,明澤秀幾乎要哭了,朱天運安撫他們說政府一定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眾人才紛紛退去。後來朱天運回過身意欲詢問,真就看見有淚花閃在明澤秀眼裏。

大家心情沉重地乘車回到賓館,朱天運本打算不住在海寧區的,督查完就回去,不給下麵添太多麻煩,一場群訪,他決定留下來搞清楚。

明澤秀說,電子城問題非常複雜,三兩句話根本講不清。“那就細講,我給你足夠的時間。”朱天運說。

“我不敢說。”明澤秀眼裏仍然閃著淚花,她在現場被朱天運狠狠訓了一通,這陣還委屈呢。女人就這點好處,可以在關鍵時刻表現自己的軟弱。

“你是區長,不要忘了你的身份!”“我沒忘。”明澤秀低頭說。

“還沒忘?有問題為什麼不及時上報,為什麼要壓著藏著?我看你們是把當領導的責任都忘了。”朱天運又劈頭蓋臉訓起來。

唐國樞打圓場說:“書記喝點水,發一天火了,對身體不好。”

明澤秀感激地看了眼唐國樞,瑟縮著身子,不敢坐也不敢站直。唐國樞又解圍地說:“區長坐下講吧,有問題我們坐下來談。”

“坐!”朱天運這才說了一聲。明澤秀如釋重負,長出一口氣,坐下了。

唐國樞過去將門關上,回到沙發上跟明澤秀說:“現在沒外人,有什麼話就講給書記吧,不要有顧慮。”

“有人在打電子城的主意。”明澤秀咬著牙道。

“什麼?!”朱天運驚得從沙發上彈了起來,又緩緩坐下,他的預感被證實。剛才華聲電子老板還有十幾位投資人圍著他告狀時,他腦子裏就閃過這樣的念頭。

“是大洋地產。”明澤秀蚊子似的又道了一聲。

朱天運臉上就不隻是驚愕了,是驚恐,不,是恐怖,打死也不敢相信的那種表情。

海寧區兩千畝土地案的始作俑者就是大洋地產,當初海寧區在西郊劃出三塊地來,都在千畝以上。一塊就是現在的電子城,這是朱天運欽定了的,必須用來上電子項目。一塊用來搞生物技術,集中建一批與生物技術相關的農業、食品、環保項目,進而以換血方式推進海州的產業升級與產品換代。最後一塊就是麵積最大地理位置也最好的金沙鎮綠色帶。那是一塊閑地,上麵幾乎沒什麼建築物,多年來在農民眼裏也不怎麼值錢,但又離海寧最近,傍山依水,風景秀麗。以前隻是有少數漁民在那裏搞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再就是一些外來戶臨時性搭些棚戶,幹點小生意。市裏一開始規劃是要搞旅遊開發,利用海寧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一個高品質的旅遊觀光區,進而拉動整個海州的旅遊業。方案報上去後,上麵以旅遊開發項目過多,不再扶持為由打回。然後有人出麵想建休閑度假村,最後大洋地產出來了,主動提出要在這裏建廉租房、經適房,同時辟出一大塊地來,搞公益事業,建養老院和老幹部休閑療養中心等。方案一呈上來,立刻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關注。當時海州廉租房、經適房建設相當緩慢,關鍵是各方重視不夠,沒把它當民生工程去抓。作為市委書記,朱天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承認在此項工作上,他的確積極性不高,有推諉應付之嫌。所以省裏責成要將此項目當成全省表率性工程來抓時,他沒敢提任何異議,很配合地就將此項工作安排了下去,並且言明由市長柳長鋒親自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