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美金的地毯(2 / 3)

聽了威廉的回答,芭芭拉·威爾遜的表情反而精彩極了,她看著威廉宛如在看外星生物:“你知道她在加州、不,在全美同誌心裏的地位有多高嗎?好吧,你不知道——那你喜歡雪兒、麥當娜、辛迪·勞帕甚至是布蘭妮·斯皮爾斯嗎?”

亞蒙·高夫曼也立刻看向威廉,想要知道他的答案。

威廉很誠實的搖了搖頭。

芭芭拉·威爾遜翻了翻眼睛,抬起塗著鮮紅指甲油的手指拍了拍胸口,露出了一個大笑,雖然那笑容很像是在笑話誰:“亞蒙,我想我們沒必要為威爾太過擔心了。”她扭頭看向猶太經紀人,“他的秘密安全著呢,就算是gay達最靈敏的同誌站在他身邊,恐怕也嗅不到幾分同類的氣息。”

亞蒙·高夫曼很少不抬杠就讚同芭芭拉·威爾遜的主意,這次他卻直接點頭表示同意,甚至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臉上掛上了輕鬆的微笑。

“你們兩個的表情好像是發現家中丟掉的五百萬美元又重新出現在了保險櫃裏。”威廉舉手:“誰能解釋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麼?”

“閱讀理解滿分,威爾,你就是那五百萬美元。”芭芭拉都有心情掏出鏡子補妝了,還一邊補一邊說:“就是對其他事情,特別是你已經加入的同誌圈子,了解的太少了。”

然後好萊塢的資深同誌之友——芭芭拉·威爾遜自稱,就開始了解惑。

每個年代都有標誌性的明星偶像,就像六七十年代的人瘋狂追逐鮑勃·迪倫和披頭士,八/九十年代的人狂熱喜歡麥當娜和邁克爾·傑克遜一樣,同誌群體雖然也會喜歡這些風靡全球的時代巨星,但他們更會為偏愛其他有著獨特氣質和個性的明星,這類尤其受到lgbt人群喜愛的明星歌手統一被稱為同誌偶像(gay icon)。

美國是個基督教徒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信教比例最高占到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而歐洲發達國家這些年的基督教徒比例早就跌到一半左右了,所以在對待非異性戀的社會包容度上,美國遠不能跟歐洲相比。美國各州裏,加州和紐約州環境還好一點,中部南部各州簡直是恐同的重災區,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同性戀都是在保守的環境裏成長的,不敢出櫃的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隨地的壓抑天性、隱瞞身份,嚴重束縛自我,勇敢出櫃的則是要對抗來自四麵八方的歧視,遭受的精神壓力甚至傷害都比常人更多。

正因大部分同誌活的都不夠自由自我,所以會被他們喜歡和追求的明星,肯定是能引起他們內心深處共鳴的,或者是個性鮮明特立獨行非常瀟灑恣意,是他們向往成為的人,或者是命運曲折頻遭打擊但仍然頑強拚搏,讓他們聯想到自身並且受到鼓舞勇氣的人,或者直接是敢在社會環境普遍保守時大膽為同誌群體發聲,甚至參與到同性戀平權鬥爭裏的人。

同誌偶像很少有圈內人,多數都是性取向正常的女星,也有少數男星,他們不喜歡同性,但身上恰好擁有上述一點或幾點能引起同誌共鳴的特質,也是靠這些特質來吸引同誌粉絲的——從朱迪·加蘭、麗塔·海華絲到貝蒂·戴維斯、瑪麗蓮·夢露,再到芭芭拉·史翠珊、雪兒、麥當娜,幾乎各個都是各自時代裏好萊塢群星中最鮮明獨特的那顆星,也是最受歡迎的同誌偶像。

很多同誌粉絲對偶像也不僅僅是忠誠鍾情那麼簡單,有的人甚至是把對方當做了自己的人生燈塔或者心靈寄托,就像現代史上同性戀維權最具標誌性的石牆事件,就發生在朱迪·加蘭的葬禮當晚——1969年6月朱迪·加蘭因安眠藥服用過量逝世,在她的葬禮當晚,大批影迷心情悲慟的聚集在格林威治村一家名為石牆的酒吧內互相安慰,恰好警察決定在同一晚對全城的同誌聚集場所進行突擊檢查。那是許多州法律中仍然存在雞/奸法的年代,類似的行動之前多不勝數,大批警察會突然闖進同性戀聚集的酒吧、夜總會,恐嚇甚至毆打顧客,所有人都會對此默默忍受,除了忍耐他們也別無他法。直到這一晚,一些悲痛的影迷被警察暴力的手段激怒憤而開始反擊,這種情緒傳染到其他人身上,最終演化成一場發生在同性戀者和警察之間的暴力示威衝突,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同性戀者對政府的迫害進行大規模反抗,導/火/索般點燃了世界性平權運動的序幕

威廉不泡gay吧,沒有混亂的同性關係,而且居然連芭芭拉·史翠珊和雪兒都不喜歡,芭芭拉·威爾遜和亞蒙·高夫曼簡直想不打出好萊塢還有哪個同誌能比威廉表現的更直男了,他們之前所有的擔憂都飛走了,或者說至少飛走了百分之九十,隻剩下了一點——

“所以,那個神秘的男士是誰?他必須非常辣,才能俘獲了你的心,這可是全美國的女性都沒做到的事!快點,威爾,告訴我們他的名字?”芭芭拉·威爾遜充滿好奇地問。

亞蒙·高夫曼也看了過來,他比芭芭拉更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呃,其實你們對他並不陌生。”想到蘭斯,威廉溫柔地笑了笑:“隻是可能會有點驚訝,畢竟我們做了那麼久的朋友——”

亞蒙·高夫曼立刻臉色大變:“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

芭芭拉·威爾遜更是嚇的花容失色,直接把自己早上剛做好的指甲給掰斷了一個。

從這兩人的表情上就能看出,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驚駭欲絕的猜測——誰讓威廉和萊昂納多都擁有者出門買本書或去趟健身房,照片都能直接登上娛樂雜誌封麵的知名度呢,兩人同場出現,新聞效果更是平方級的。打個比方,如果說威廉要出櫃是核彈級別的新聞,那麼加上和萊昂納多一起出櫃,地球上所以媒體都可以直接爆炸了。

“如果是裏奧的話會怎麼樣?”威廉被兩人的反應激出了玩笑之心。

“我要辭職!我實在應付不來這個級別的——”芭芭拉·威爾遜先是從沙發上彈了起來,然後又重重的坐了回去,“——等等!你說如果?你說了如果!”芭芭拉撫著胸口戲劇性誇張的深呼吸了兩下,還丟給了威廉一個大大的白眼球:“該死的威爾,我快要被你嚇死了。”

和金發公關擁有相同感覺的還有猶太經紀人,威廉開玩笑的那個瞬間,亞蒙·高夫曼倒是沒立即生出辭職的衝動,但也是眼前一黑,仿佛親眼看到自己見證成長的頂級a咖在懸崖上走鋼絲,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跌落萬丈深淵的驚險一幕。而當知道這隻是個玩笑的時候,那一瞬間的感覺像是從地獄重回天堂。

亞蒙·高夫曼和芭芭拉·威爾遜還沒從剛剛的自我驚嚇中緩過神來,就聽到一句:“我和蘭斯在一起了。”

蘭斯?哪個蘭斯?會出現在威廉口中的蘭斯隻有一個——羅德裏克家族的繼承人,也是他快二十年的舊友。

這是同誌版本的《老友記》成真了嗎?《當哈利遇見莎莉》的故事在現實中發生了?

雖然沒有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那麼讓人驚懼,但兩人同樣被這個答案震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芭芭拉·威爾遜更早鎮定下來,威廉和蘭斯·羅德裏克從好友變戀人的轉折的確令人目瞪口呆,甚至讓她的思考能力一度停擺,但比起威廉和萊昂納多談戀愛那種會讓所有公關有自殺衝動的事件,威廉加上羅德裏克雖然對於公關來說也如同噩夢,但噩夢好歹是有化解的可能的。

尤其是,公眾對演員明星和社會名流的私生活同樣好奇,但狗仔記者敢跟蹤偷窺騷擾明星,捕風捉影甚至編造虛假新聞也不再話下,卻從不會對名流富豪招惹太過。就像比爾·蓋茨不想家庭生活被打擾,於是從來沒有哪家報紙雜誌刊登過蓋茨子女的近照,全世界都知道新聞集團的高層勾心鬥角嚴重,不僅發生在魯伯特·默多克的幾個子女之間,遲暮的傳媒大亨與他野心勃勃的年輕妻子,以及和年富力強的子女之間的關係也不總是風平浪靜,但外界對新聞集團內部紛爭的了解全靠猜,沒有媒體會為了吸引眼球而報道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