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3 / 3)

“五千四百二十萬,主管。”

倒吸一口氣的聲音。“五千四百二十萬?”

“不,已經不是這個數字了。”有些結巴的回應:“現在的收視人次是五千四百七十萬——九十萬——已經超過五千五百萬了!五千五百三十萬,還在上升!恐怕我無法給出準確的數字,主管,收視率每時每刻都在變!”

北美紐約,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ac尼爾森總部的某層辦公室裏,所有工作人員麵麵相覷,集體陷入到了深深的震驚當中。

不是他們容易受到驚嚇,而是今晚的實時收視曲線,波動的實在太刺激了,好多人在ac尼爾森工作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也能像坐過山車般起伏。

——奧斯卡是從第25屆頒獎典禮開始正式有了電視轉播,而ac尼爾森公司從1992年起,開始為奧斯卡提供電子統計服務。雖然不能和超級碗相比,但十幾年來奧斯卡頒獎典禮一直是美國東海岸地區九點檔收視最高的節目,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每一年都有四千萬以上的觀看人數,收視最高紀錄出現在1998年(70屆奧斯卡),那一年,在北美狂攬7億美元票房的《泰坦尼克號》獲得了15項提名和最終的11座獎杯。當詹姆斯·卡梅隆捧著他最佳影片的小金人高喊出“i\'m the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這句電影裏的著名台詞時,瞬間最高收視人次達到了破紀錄的5725萬。

《泰坦尼克號》那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就像是電視轉播最後的高光時刻,從那之後,再沒有一屆的收視率能趕超1998年平均收視5530萬人次的記錄,尤其是近三年來,雖然奧斯卡的收視人次都在四千萬以上,但確實是在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像是99年的4700萬,00年的4600萬,和去年的不足4300萬。

托湯姆·克魯斯的福,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一開始的收視人次高達4820萬,但是一等阿湯哥致辭完,沒幾分鍾就下跌到了不足4100萬,在隨後的一小會兒裏更是幾經起伏,烏比·戈德堡的笑話沒能挽救收視率,觀看人數一度低到3000萬左右,給ac尼爾森和abc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製造了第一次心跳刺激。

好在隨著頒獎典禮過半,也就是重要獎項開始頒發的時候,收視率漸漸回暖,偶有逼近5000萬的成績——比如說放了奧斯卡幾次鴿子的伍迪·艾倫,為了紀念剛被911重創後的紐約而應學院邀請意外現身時——但大體上維持在4300至4500萬的收視人次。

第二次心跳刺激發生在哈利·貝瑞封後的時候,在最佳女主角的獎項頒發前,觀看人數瞬間飆升了三百三十萬,在哈利·貝瑞發表完獲獎感言後,居然立刻掉下去八百多萬!

等到臨近最佳男主角頒發,ac尼爾森的幾位一直監測著數據的工作人員,感覺自己都要被激出心髒病了!

茱莉亞·羅伯茨宣布結果的瞬間,收視率飆升了四分之一!

是的,沒錯,整整四分之一!

平均下來,在美國五十六個主要市場的收視率一下從不足32%,飆到了40%以上!

換算成收視人次,就是瞬間多了1100萬觀眾!

也難怪ac尼爾森的工作人員在看到數據的那一瞬間,直接揉了揉眼睛!

更為恐怖的是,收視數據並沒有直接停下來、停在這一個已經讓人感到吃驚的頂點上,而是繼續向上攀升!

五千四百萬!當丹澤爾·華盛頓毫不遮掩的翻起了白眼。

五千五百萬!當柯達劇院全場起立,威廉·布蘭德利在喝彩和掌聲中走向舞台。

五千六百萬!當茱莉亞·羅伯茨將奧斯卡小金人交到了獲勝者手中。

五千七百萬!當威廉·布蘭德利開始發表奧斯卡影帝的獲獎感言。

“主管,觀看人數已經達到五千七百三十萬了!”ac尼爾森的工作人員一邊忙著記錄一邊彙報:“雖然沒有之前跳躍的那麼厲害,但收視人數還在繼續上升,無法估測最終的數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奧斯卡電視轉播的瞬間最高收視人數記錄已經被刷新了!”

“把數據反饋給abc電視台吧。”主管說:“順便祝賀一下,一項新的奧斯卡收視紀錄誕生了。”

abc電視台。

奧斯卡頒獎典禮導播間內,幾十個電視屏幕同步播放著柯達劇院每一處的動向,連樓上包廂內嘉賓的反應都有攝像機在盯著。當然,這時候主屏幕播放的內容是即將發言結束的威廉·布蘭德利。

ac尼爾森公司剛剛將收視數據同步過來的時候,abc電視台直播線上的員工看的目瞪口呆——5780萬人次,這是ac尼爾森統計到的今晚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瞬間最高觀看人數。而這個數字,讓很多人差點不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負責頒獎典禮直播的abc電視台導演更是心潮澎湃,幾乎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直接在原地跳起來。

雖然今年奧斯卡的平均收視率可能不敵第70屆,但有了這個數字,就算abc明年將廣告費漲上一半,讚助商們依舊會捧著支票蜂擁而至,而作為頒獎典禮導演,說不定年底他會得到一大筆的獎金,明年也能繼續負責奧斯卡的工作。

以前奧斯卡瞬間最高觀看人數的記錄屬於詹姆斯·卡梅隆,從今以後就屬於威廉·布蘭德利了。abc電視台導演想,而且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電視類節目的收視率將逐步走低,這幾乎是一個公認的事實,從這個角度看,說不定這個記錄真的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看著主屏幕,導演突然想到,威廉·布蘭德利參加的三屆奧斯卡,似乎三屆收視率都在曆史前十?

“一分半鍾了,需要再提詞器上提醒一下他嗎?”直播線上的員工轉頭問導演,同時雙手還放在按鍵無數的操作盤上,隨時準備著切換畫麵。

——雖然規定上並不限製發言時間,但奧斯卡鼓勵所有獲獎者登台發表獲獎感言的時間最好能控製在一分鍾左右,像那種一上台就拿出紙條,開始念長長的感謝名單的獲獎者,是最不受歡迎的。一般來說如果獲獎者發言時間過長,舞台正前方的提詞器都會出字幕提醒他們快點說完,通常這時候獲獎者也都會很識趣的迅速結束自己的獲獎感言。

一個例外就是去年的茱莉亞·羅伯茨,大嘴美女獲得影後時激動壞,翻來覆去的在台上感謝了一大堆人,無視了提詞器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將發言時間足足拖到了四分多鍾,差點讓導演直接派人請她下去。

“不需要,等到3分鍾的時候再說吧。”abc的導演很清楚收視率飆高到底是誰的功勞。

不過就在他剛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主屏幕顯示·布蘭德利已經發言結束了,並且在正對鏡頭高舉了下小金人後,轉身走向後台。

員工手指壓在操作器按鍵正準備切換主屏幕上的鏡頭,導演在他身後製止了他。“先不要切換。1號攝像機,繼續跟著威廉·布蘭德利。”他命令道,等鏡頭一直跟著威廉和茱莉亞·羅伯茨,直到兩人背影消失在後台通道入口的時候,才點頭說:“好了,將鏡頭切給烏比·戈德堡。”

……

柯達劇院。

頒獎典禮已經正在進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最佳影片的頒發,但是在舞台下,仍然有一部分人的全部思緒都還沉浸在之前的獎項中,久久恢複不過來。

哈維·韋恩斯坦的臉色糟糕之極,他有預感,不、他百分之百的確定,在奧斯卡上無往不利了數年的自己這次遭遇了滑鐵盧——米拉麥克斯的十個提名裏,隻收獲了一個最佳男配角,最佳男女主角甚至女配角都失算了!要知道,他可是為最佳女配角上了雙保險,最佳女主角還是三保險!費盡心機的謀劃,他幾乎是穩贏的!該死的,他都訂好五星級酒店來給朱迪·丹奇或茜茜·斯派塞克慶功了,但依舊被哈利·貝瑞截胡!更不要提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等他都沒把握的獎項了!

上一次哈維·韋恩斯坦在奧斯卡遭到如此冷遇,還是《低俗小說》獲得第67屆奧斯卡7項提名但隻拿回一個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時候——1995年,《低俗小說》的慘敗讓哈維·韋恩斯坦發誓要成為一個能操縱頒獎結果的奧斯卡玩家。他也做到了。而僅僅隻是在幾年之後,他的招數就開始不管用了。

就算不去和周圍其他人交談對視,哈維·韋恩斯坦也能感覺出來那些人的目光裏有多少幸災樂禍,像是在大聲嘲笑“韋恩斯坦終於風光不再了!”,而這一切都讓他感到惱怒但又無可奈何。

還有恐懼。

雖然麵上仍然是城府深沉的不動聲色,但哈維·韋恩斯坦心裏是有一點恐懼的,他害怕學院對他的不喜歡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他害怕自己長久的失寵於奧斯卡——這讓他更加後悔,為什麼要挑起與《美麗心靈》的戰爭?為什麼要與威廉·布蘭德利為敵?

另一個心情波動非常劇烈的是湯姆·克魯斯,酸意滾滾的火焰在他的胸腔中燃燒,現在他是徹徹底底的的覺得命運是不公平的了。

威廉·布蘭德利就是上帝的私生子,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