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公關戰(2 / 3)

鑒於自己還沒看過這部電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沒對羅伯托·貝尼尼發表什麼評論,不過他有答應那代表最近幾天有空的話會看一看電影,並且他的確有被米拉麥克斯代表口中所說的《美麗人生》這部電影是根據羅伯托·貝尼尼父親在納粹集中營呆過兩年的真實經曆改編而成這一介紹給打動了。

接下來的一周裏,除了米拉麥克斯的代表又打過來兩次電話外,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一位朋友,在好萊塢從事公關行業的沃倫·考恩也給他打來了電話,並請他去洛杉磯參加一個的私人派對,還說到時有很多老朋友都會去——所謂的老朋友,自然是指學院的評委們,沃倫·考恩就是學院的評委之一。

在洛杉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足足呆了五天,每天晚上他都有參加老友們的聚會,而每一天,他在聚會中能見到羅伯托·貝尼尼,有兩次聚會是專為羅伯托·貝尼尼舉辦的,而其他三次,這名意大利演員都是匆匆的來,和在場的所有人一一握手,簡單聊幾句天後又匆匆的走,看起來很是忙碌的樣子。

通過這幾天的接觸,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發現這個意大利演員又幽默又風趣,很能調動派對氣氛,他對羅伯托·貝尼尼的印象從一無所知,立刻變成有了幾分了解和好感。

而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看完了《美麗人生》後,他對羅伯托·貝尼尼的印象,變得深刻起來了——《美麗人生》本來就是一部好電影,貝尼尼也演了一個好角色,加上伊斯特伍德已經認識了演員本人,這印象想不深刻都不行。

本來在兩個月前投票選出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名單的時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因為從沒看過《美麗人生》這部電影,是一票都沒給它投的,但是現在,他想:‘羅伯托·貝尼尼值得一張最佳男主角的選票。’

至於曾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留下深刻印象的威廉·布蘭德利,則因為種種原因,暫時被他忘到腦後了。

……

當威廉·布蘭德利結束短暫的休息回到片場的時候,紮克·格雷尼爾敏銳的意識到了對方身上有一些微妙的東西改變了。

‘聽說有的演員陷入瓶頸的時候,叫罵也好捶打也好,會把自己關在廁所裏狠狠的發泄一通,出來後狀態會得到顯著的提升,難道他也是這樣的演員?’紮克·格雷尼爾八卦的想。他在《搏擊俱樂部》裏扮演男主角傑克的上司,一名汽車公司的主管,而傑克正是威廉·布蘭德利的角色。

《搏擊俱樂部》是紮克·格雷尼爾和威廉·布蘭德利合作的第一場部電影,以前雖然也從銀幕上體會過對方精湛的演技,但這次麵對麵的在鏡頭前對戲,紮克·格雷尼爾才真切的感覺到,有些媒體將威廉·布蘭德利稱作是七零代年輕演員中的領軍人物,的確是沒有說錯,對方在鏡頭前不僅經常一條過,更是將傑克一開始的那種鬱鬱不得誌的公司小職員形象演繹的活靈活現。

傑克對上司唯唯諾諾,對工作謹小慎微,對生活充滿不滿,隻從他的臉上或者說眼神裏,就能看出來他的好脾氣,或者說沒脾氣,像是就算你打了他一拳,他都不會還手,對上司的任何諷刺挖苦和指派他都敢怒不敢言——傑克簡直就是大城市的大公司裏最常見到的男性員工形象的一個縮影,紮克·格雷尼爾敢肯定威廉·布蘭德利在生活裏肯定不會是傑克這樣的性格,但對方在鏡頭前表現的就好像是傑克一樣,能讓格雷尼爾之前在劇組裏接觸對方感受到的幽默風趣的魅力全部忘掉,而且很多鏡頭都是一條過,這就不得不令人驚訝了。

更讓紮克·格雷尼爾感到佩服的是,威廉·布蘭德利從不死板的照著劇本演戲,如果劇本裏有他覺得不對勁的地方,他就會告訴導演大衛·芬奇,甚至提出修改意見,大衛·芬奇要是不同意,他就據理力爭,直到自己的建議被接納為止,但也不是死纏爛打,要是大衛·芬奇的確是對的,他就偃旗息鼓乖乖回去讀劇本去了——這種勁頭紮克·格雷尼爾也曾有過,有時是因為年輕有時是因為野心,但隨著年紀漸漸增長,戲路逐漸變窄,他已經成為隻想過好當下的那種演員了,威廉·布蘭德利很可能年輕和野心兩種特質都具備,而浸淫好萊塢多年的紮克·格雷尼爾知道,這樣的演員才是最可怕的,因為隻要他們不半途而廢,總能在終點品嚐勝利。

紮克·格雷尼爾認為雖然威廉·布蘭德利現在已經是好萊塢非常走紅了,可以說無論名氣、人脈還是片酬都達到了a-list的級別,但對方的未來肯定遠不止此,說不定威廉·布蘭德利還會成為好萊塢三十以下演員裏第一個達到超a級別的,而且是實至名歸,有小金人加身的那種——從第一次劇本討論會開始,紮克·格雷尼爾就有這種感覺了。

劇組舉行第一次劇本討論的時候,威廉·布蘭德利就已經語不驚人死不休了,他給自己的角色虛構了一整套細節完整的身世,把導演大衛·芬奇都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