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各大媒體開八好萊塢明星資產的時候,威廉名下資產被進一步曝光,《舊金山紀事報》就用《好萊塢最大的“隱形富豪”?》為題,深入分析威廉·布蘭德利的賬戶上到底應該有多少錢,這篇報道出爐後,無數人驚訝原來在威爾洛特影業之外,威廉不僅持有著公眾早就知道的微軟、蘋果、亞馬遜等公司的股份,還在近一年內增持了戴爾、思科、甲骨文等公司的大量股票。
或許這些股票還沒有多到能讓他參加年末股東大會的地步,但在普通人眼裏已經價值驚人了,更別說似乎從威廉·布蘭德利購入這些公司股票的那一刻起,這些公司的市值就在不停的瘋漲——最典型的例子,威廉在購入微軟公司大量股票的時候,微軟公司的市值是在五千億美元左右,現在,微軟市值已經漲到了接近六千億美元,華爾街資深投資人紛紛估測,今年內微軟應該就能突破六千億美元的市值大關,不僅會超越通用電氣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還會創造人類曆史上上市公司的最高市值紀錄。
威廉·布蘭德利的賬戶上到底有多少錢?九位數還是十位數?利用威廉名下兩支最具代表性的股票近年增值進行分析——一支是亞馬遜,九七年上市至今,股票增值已達十倍,威廉持有大約六十萬股,僅這一項他的收益就有上億美元;另一支股票是蘋果,雖然蘋果經過九十年代初的元氣大傷後,現在還沒有恢複過來,股票價格漲的也不如一些新興的科技公司那麼離譜,但是仍然保持著很高的升值速度,九七年中威廉收購250萬股蘋果股票的時候,一股的價格還不足十四美元,現在已經是四十多美元一股了——隻是部分股票收益已經如此驚人,也難怪《舊金山紀事報》會將威廉稱為是好萊塢最大的“隱形富豪”,以及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了。
“‘要麼上帝特別偏愛威廉·布蘭德利,給了他無以倫比的好運,要麼他根本就是選錯了行業,該來華爾街或是去矽穀。’華爾街傳奇人物沃倫·巴菲特說。”
《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道《好萊塢內湧現科技投資熱》裏,也指出:“威廉·布蘭德利因為投資矽穀而獲得了巨額回報,這似乎點燃了好萊塢眾多明星新的投資激情,兩個月來,已經有不少明星將他們用來購買豪宅跑車的資金投往了華爾街,並且點名購入特定的幾支股票,其中就包括茱莉亞·羅伯茨和喬治·克魯尼等為大眾熟知的好萊塢巨星。”
“但是,業內人士紛紛指出,雖然如今科技投資市場前景頗好,但想要取得和威廉·布蘭德利一樣的回報率,基本上是不現實的,一方麵整個科技投資市場已經被炒熱,投機收益已經達不到最大化,另一方麵,無論是蘋果、微軟還是亞馬遜、思科,威廉·布蘭德利選擇入市的時機都是非常巧妙的,他剛好在股價最低值的時候入手,現在入市的投資者要想在矽穀發掘到第二支蘋果或者亞馬遜,還不如去指望整個大盤再翻一番。‘傳奇股神’巴菲特也是這一論點的有力支持者,他還特意用微軟創始人之一的億萬富翁保羅·艾倫來舉例——保羅·艾倫自離開微軟後,就立誌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還指望哪天他投資的項目裏會出現第二個比爾·蓋茨或史蒂夫·喬布斯,但是遺憾的是,保羅·艾倫每十筆投資裏,九筆都打了水漂,隻有一筆能讓他收回本錢,而且還是獲利不高的那種。”
世紀末的矽穀投資熱也催生了華爾街科技股票市場的過分繁榮,矽穀新生的科技公司,隻要是項目立意不太爛的,總能吸引來大筆的風險投資或天使投資,而在華爾街,因為市場對科技股的看好,已經上市的科技公司股票也是節節上漲,凡是早兩年有投資的現在基本都獲得了客觀的收益。
可以說此時美國的富豪們和華爾街對科技股的追逐已經到了一個瘋狂的地步,而現在,連好萊塢都來湊了熱鬧……全球擁有流動資金最多的市場之一,大把演員擁有可以問鼎奧斯卡的演技,但對於投資卻是一竅不通,誰知道這些人盲目的湧入,會對華爾街,對矽穀造成怎樣的衝擊。這可能是好事,但幾率更大的後果是替股市催生出了更多的科技泡沫。
“無論什麼投資行為,當它已經發展成了能席卷全民的熱潮,離崩盤也就不遠了。”威廉第n+1次對著話筒強調,或許是因為重複了太多次類似話語的緣故,他的聲音聽起來都疲憊了。
“你是說這場科技熱潮有可能變成一場股市泡沫?”本·阿弗萊克的聲音裏充滿了強烈的不確定性:“這不可能吧,夥計,人人都知道互聯網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