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反掃蕩激烈進行時(二)(1 / 2)

柳天舒得知石穀三郎的兩個大隊目前集中在茅灣一帶,眼光就開始在茅灣以北搜尋。

這個時候鬼子風頭正勁,自己自不能去掠其鋒芒,可石穀三郎的部隊趕到芭灣鎮後,離合肥到淮安的公路卻有近兩百裏的路程。可以這樣說,石穀三郎的部隊,已經遠離了其穩固的防區。

“命令周愛國,立即尋找石穀三郎的後勤補給站位置。”柳天舒想了想,對一邊的參謀下令。

按照日軍掃蕩的慣例,如果是深入八路軍新四軍的根據地掃蕩,一般都會在自認為安全的地方設置後勤補給基地。

畢竟作為野戰部隊,單兵最多能攜帶兩周的給養,和維持一次中型規模戰鬥的彈藥。

而像要重兵掃蕩十六團根據地的行動,單靠士兵攜帶的彈藥,絕對不能保證戰鬥的需要。

而石穀三郎的兩個大隊急速向東南方向撲來,其後勤部隊應該跟上不部隊前進的步伐。

晚上時候,周愛國的電報到了,他已找到了石穀三郎設在後方的補給中繼站,原來,石穀為了保證掃蕩行動的順利進行,從下塘集到茅灣之間,設了兩個後勤補給基地,每個基地分別由一個皇協軍營和一個日軍中隊負責看守。

在石穀三郎看來,如此雄厚的兵力保衛,自是萬無一失。

得知在茅灣鎮北邊五十裏的熊壩,就有鬼子一個後勤補給站時,柳天舒不由眼角露出了微笑。

這個熊壩,他知道原本是一個寨子,當地的百姓有建寨子以自保的習慣,隻是沒想到鬼子竟然將後勤補給站建在了熊壩。

看來,熊壩寨子的當家人熊天成,恐怕已投靠了日本人。

果然,隨後,孫參謀就送來了熊天成的有關情報。

這個熊天成,今年不過四十五歲,據說長得十分威武,自從接過熊壩寨主的位置後,此人經過一番經營,將熊壩寨修得固若金湯,活動在那一帶的土匪曾幾次攻打寨子,最後都是無功而返。

隻可惜他送到省城讀書的兒子熊誌遠,在日本人占領安慶的時候,竟然投靠了日本人,最後在133聯隊一個大隊擔任翻譯。

這不,他帶著鬼子從下塘集出發,前來掃蕩十六團根據地時,石穀三郎得知他的父親熊天成就是熊壩寨的寨主,就指示將後勤補給站設在熊壩寨。

熊天成看到兒子已投靠了皇軍,在熊誌遠母親的哭求下,隻得答應配合日軍行動,不過卻要求駐熊壩寨的日軍不能驚擾寨裏的鄉民。

石穀三郎此行誌在消滅柳天舒,再說,熊壩寨不管怎麼說,也是熊誌遠的老家,自己多少還是應該給熊誌遠這個一心為大日本皇軍效力的中國人一點麵子,當下點頭答應。

熊天成知道自己的寨子裏駐進了鬼子,也就是說自己已經抱了一個火藥桶,心裏自是有苦難言。

這不,他一再嚴令寨裏的百姓不得隨意外出,更不得隨意與鬼子接觸,就是原來寨裏的民團,也被他全部集中到了寨子的祠堂裏。

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這些鬼子盡快結束掃蕩,離開他的熊壩寨。

柳天舒看完孫參謀搞到的情報,在腦子裏想了一下後,立即命令二營趕到茅灣鎮與熊壩寨之間的金竹堂,在那裏做好一旦石穀三郎掉頭增援,就地阻擊的準備,同時命令三營和炮兵營,立即趕到熊壩寨,於明晚攻打熊壩寨。

至於四營兩個連,則在康水東的指揮下,對茅灣鎮的敵人進行滋擾,盡量牽製敵人。

獨立營被留在茅灣鎮北邊金竹堂側翼作為預備隊。

石穀三郎到了茅灣鎮後,一邊向旅團長報告情況,一邊與鬆下信之聯係。

鬆下信之的部隊,這時已出了野豬嶺,順利攻占了三穀壩。

在進攻三穀壩的時候,鬆下信之的第三大隊隻遇到了零星抵抗,不過,因為大意,部隊在前進的道路上竟然踩到了地雷,造成五六個士兵傷亡,引起了些許驚亂。

鬆下信之占領了空無一人的三穀壩後,立即意識到柳天舒的主力已經逃走,於是一麵命令部隊在三穀壩一帶停下,一邊派出大量便衣,尋找柳天舒主力的下落。

鬆下信之派出的便衣,遭到了各村民兵和二營偵察排的伏擊,竟然傷亡慘重。

雖然這些便衣大多是中國人,而且說話的口音沒有多大區別,但這個時候在外麵走動的,要麼是新四軍的偵察人員,要麼就是鬼子便衣,至於鄉親們,全都躲了起來。

而新四軍的偵察人員和情報人員,這次都暗中規定了秘密的記號,各村民兵小隊長知道記號,那些可疑人員被抓住後,帶到小隊長那裏,小隊長隻需要仔細一看一問,就知道是不是新四軍的偵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