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烜之福(1 / 2)

若火城驛站。

驛站城頭的了望亭中,一個四十多歲的漢子,有著近似蠻族般刀削冷峻的麵孔。

他抬頭看了看天際,一團炙熱的火正要從天地之間噴出,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那團火點燃了。幾個呼吸間,那團火終於擺脫了大地的束縛,跳躍出來,將萬裏草原點燃。

那漢子刀削般的臉上掛著輕笑,再次翻動手中前不久剛編成的書:

烜史——景帝傳

烜朝九百一十六年,延德三十四年,德帝崩,天地變色,山川搖動。

景帝年二十八即位,是為景元元年,帝驅舉國之兵與突都爾汗戰於平涼,大敗之,拓地八百裏。功高海內,史所未有,收五族,存亡定危,以安萬民。

……

景元九年天降異象,有星辰大若牛鬥,墜落於瀛河之東。厚土顫動,地裂於皇城之南。

……

景元十九年景帝聯絡各處,曉以利害,施以仁政。輔定若火、流雲、翼城三大城主為大宗主,大宗主封公爵,會盟於鹿丘。締結盟約——永不相犯!

看到此處那漢子嘴邊露出了笑容,自言自語道:“自你死後盟約還在嗎?”

他腦海中又出現了那熟悉的麵容,此時他默念著自己的名字:蕭元山,仿佛又回到了那難忘的一天。

烜史——景帝外傳——大烜之福

景元帝楊顯與仁後蕭玉環,微服出遊於京華別苑。是夜帝顯飲宴過度,腹痛難忍,隨行太醫束手無策。大內侍衛蕭元山年十六,背負景帝下山,弛馬回京。至太醫院,解帝之危。

景帝問其姓名,答曰:“蕭-聖諱-山,皇後之族侄。”帝大喜曰:“特赦汝聖諱‘元’無罪,有卿如此實乃大烜之福!”

此後大烜之福的美譽一直眷顧著蕭元山,使他平步青雲,成為繼梁百庸之後最年輕的大內侍衛副總管。一手蕭家斷魂刀,更是隱隱與柳東亭齊名。

此時驛站小廝恭敬的跑過來道:“蕭大人,曹大人傳訊說,城主今天於城外十八裏坡狩獵,請大人速去相見。”

蕭元山聽罷跟著小廝上馬往十八裏坡馳去。

路上蕭元山心道這十八裏坡是若火城的一塊硬傷,呼延焯竟然還有心去打獵,真要好好會會這個大宗主。

此時兩人越馳越快,漸漸看見前方一片茂密森林。一盞茶的功夫過去了,那小廝慢了下來道:“前方就是十八裏坡,請大人自行前去!”說罷調轉馬頭飛馳而去。

蕭元山暗道:聽說那日項虎在此處斬殺近兩百人,看樣子也是占了這片林子的便宜。

蕭元山慢慢駕馭馬匹往那林中行去,初入林子還感覺光亮甚好。越往裏行,越感覺潮濕、陰暗,一些藤蔓竟然已經有人腿般粗細。

大約行了兩盞茶的功夫,此時一陣呼嘯聲傳來,林中鳥獸紛紛四散。數頭大鹿從蕭元山身邊瘋狂掠過,驚動了蕭元山的馬匹,他隨即臂上加力牽住驚馬。

此時隻見數頭渾身火紅一人多高的巨狼疾駛而來,蕭元山的馬匹躁動不安,似乎對那巨狼甚是害怕。

幾個呼吸間巨狼跑得近了,蕭元山才看見幾頭巨狼身上都騎乘著一人。那幾人看也不看蕭元山一眼,往那幾頭大鹿追去。

此時空氣中彌散著一股濃濃的狼騷味,讓馬匹又是一陣躁動。

蕭元山拍了拍那匹馬,讓它自己沿著來路返回,將身後大袍裹緊。展開身法在林中騰挪跳躍,速度不輸巨狼,往前追去。

大約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蕭元山的額頭已經出了一層細汗。

前方幾十丈處,那些巨狼已經不再狂奔。幾名若火城軍士打扮的漢子,正將大鹿身上的羽箭拔出,那羽箭比軍中常用的粗了不少長了不少。可想而知需要一把多麼大的弓,多大的臂力才能將其射出。

蕭元山慢慢走近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