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繁華的背影——我的北京(2 / 2)

在眾人的唏噓聲中爬起來繼續完成比賽。

多年之後,“感動中國”的獲獎者中,也有兩個人以近乎完全一致的方式獲得了這個獎項。

而我總在想,其實一些東西原本是融合在生後中最普通最平凡的堅持,卻因為外界的渲染而變得異類和別致。

我們就在這一次次的渲染中丟掉了很多最初的價值認同,以為自己獲得的是額外的報酬。

從那之後,每當我在滑冰場上摔倒,或是在生活裏磕磕絆絆,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晚,一個瘦小的身影在唏噓聲中爬起來繼續的堅持。

那個粉紅色的裙擺,成了支撐我的動力源泉之一。

三在夜色籠罩下卻依舊燈火閃耀的什刹海,在擁擠的人群中,我看到眾多狂歡的身影。

商業街比肩接踵的人群、酒吧門口招攬生意的店員夥計、絢爛的人造燈光和幾乎沸騰的搖滾音樂聲……我想,其實老北京並無太多改變,隻是這個城市的裝潢改進了不少。

我於是揣測北京人的內心,都還是懷念著那些被拆除的老胡同,被工業的腳步踐踏而消弭無影的老城樓的。

北京人的血液裏,還是流淌著前朝依稀的氣質,他們以這座城市為驕傲,為自己是北京城的一員而自豪。

和 12年前來的時候一樣,北京人會很得意地告訴你哪裏是前朝舊事的遺影,哪裏是最純正的小吃街,哪裏有新變化。

可是,他們無一例外地稱讚那些在發展的車輪中被毀掉的遺跡,感念那些被遺棄在曆史長河中細碎的瞬間。

比如什刹海老胡同的寧靜,還有帶著書生氣的校園裏依稀的湖光塔影。

當我看見幾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收拾了行囊,站在夜晚在燈火映襯下依舊波光粼粼的什刹海畔的時候,我的心頭湧現了一句詩:就算我失去了一切 /我還有這一片寧靜的海 /就算我失去了這片海 /我也還有我觀海時皎潔的記憶。

人生是沒有絕境的!當我們退到懸崖邊上,也還有懸崖下的無限風光在等待。

即便是死亡,也還有死亡後的一線希望。

在北京交錯的地鐵線旁,我不止一次地想起海子。

他憔悴的神色和他赴死前的幾句詩總讓我迷惑於他以怎樣的勇氣去麵對死亡。

也許詩人都是活在自我開拓的詩意的王國裏吧!也許一些情愫是凡人無法體會的。

浪漫至極卻也落魄至極的海子,終於在更高更遠的世界裏同自己的靈魂的本真相遇。

時至今日,每當我聽聞死亡的訊息,尤其是那些自我了斷的信息,我都會想到海子。

生如夏花,死若秋葉。

燦爛的韶華,慘烈的赴死。

我自認為這比一些被冠以無數理由借以宣傳某種思想的死來得更讓人惋惜。

雖然生命是等值的,生命同樣是可貴的。

12年前,我站在北大古老的建築旁說,我要來這裏讀書。

10年後,我沒能實現當初的諾言,卻也無比感激如今的際遇巧合。

12年後,我沒有去看北大的那片我曾經在上麵溜冰的湖,沒有再去仰望高懸的匾額。

我希望一種情感永遠地滯留在我 9歲的記憶中,一種偉大永遠停留在年少的輕狂裏,現實洶湧的波濤就不要來打擾那樣的美好了。

有些事情,注定要過去。

12年前,我奔跑在故宮清冷的大殿前,輕而易舉地看到了帝王妃子的內室和巍峨的龍椅。

我想象著,自己若是帝王……12年後,我擠在擁堵的人群中,隨著揮動的小旗和喧鬧聲遊了一次故宮。

業已殘缺的日晷、被遊人撫摸得發亮的麒麟、踏低了的門檻、吱呀的宮門……每一次經過這些古老的遺跡,我都會想起自己所讀到的曆史的片段,想起那個盛極一時的帝國,那些包攬天下的情懷,那種絲絲縷縷難以釋懷的哀怨……有些事情,隻能屬於一個時代。

12年前,我第一次坐上飛機,以為從北京到家是一段遙遠的行程,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再見北京,傷心地哭泣。

12年後,我在懸掛的世界地圖中,圈畫出自己的目的地,世界並沒有想象的大。

我的那些朋友們已經散落在天涯。

對於我,從 9歲踏上返程的飛機的刹那,我就感覺到:北京,12年前是繁華的背影。

北京,12年後是背影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