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記憶中剝離——印度之行(1 / 3)

從那個神秘的國度退身回到平淡的生活真的需要勇氣。

為了這份勇氣,在我一個人拖著重重的行李箱在首都機場等待飛回哈爾濱的時候,就已經辛酸不已。

咖啡廳,找一個位子坐下,點一杯奶茶。

讓周圍的一切都漸漸沉澱下去,喧囂的人聲都消失在耳邊,才清楚地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抽搐。

掩麵痛哭。

每天從睡夢中睜開眼睛:暗色的窗簾、兒時的塗鴉、牆上泛黃的地圖,隔壁廚房裏的菜香……我在中國,在家裏。

過去的 10天就像剛剛做的一場夢,交織著歡快的熾熱的憂傷的情緒,糾結著一段不若塵世的感情,揮之不去。

伸手,觸摸到手臂上銀色的鐲子,還留有印度的溫度。

悵然若失——那不是夢,是真的。

跳下床,用手指丈量著地圖。

新德裏、哈爾濱。

好像這輩子,都回不到那段不真實的時光了。

昨天還在蒸騰著熱氣的新德裏街頭瀟灑地做著被人跟拍的自豪的背包客,昨天還為了沒有水洗澡空調不夠涼快不知道午餐吃什麼而擔憂,昨天還和 4個夥伴跌跌撞撞地坐著獨特的新德裏 AUTO在灰塵飛揚的街頭搜羅著好玩的地方,昨天還坐在它的麥當勞裏悠閑地啃著漢堡談著愛情……一切都是昨天,或者是昨天的昨天。

沒有期限的想象成就了一次又一次貪婪的幻夢,也加劇了從夢裏醒來之後承受的痛苦。

於是打開電腦,一邊敲打鍵盤一邊聽著音樂。

寫作是我選擇逃離現實從而麵對現實的最好的方法。

文字的溫度總能溫暖我綿長的回憶,提升我脆弱感知的硬度。

我的故事,隻有文字懂得。

於是這段經曆成了你和文字之間的一次秘密的談話。

任文字和你之外的世界怎麼變化,你們都互相信守承諾。

寫作是最曼妙的體驗。

一天一天地寫,寫了整整一周。

寫寫停停。

有時候是自己不忍心一口氣寫完,於是放手。

有時候是被凡塵俗事的打斷被迫停筆。

每一次放下都有所期待,每一次開始都心懷感動。

本來是最討厭煽情和矯情的,可是不知不覺,我自己竟然也變成了這樣的人。

用最細膩的感知碰觸周遭,用詩一樣的情愫去傾吐回憶。

那段神奇的日子喲。

5個來自中國的女孩探險一樣踏上完全未知的國度。

沒有隔閡和猜忌,沒有埋怨和退縮。

背起行囊,捧著地圖,操起不很熟練的英文,努力辨認饒舌的印度英語,解決所有生活的問題,甚至還彼此搭建了某種承諾。

小小的房間裏時時有笑聲、歌聲。

沒有什麼時候我們那麼信任自己,沒有什麼時候我們那麼齊心協力。

穿過平凡的生活回頭看,才發覺那段經曆的可貴。

去阿格拉泰姬陵的前一個夜晚,半夜被叫起來商量是否坐火車。

我們幾個迷迷糊糊地說不坐,一覺到天亮。

後來我們才知道,本來要坐的那輛從新德裏開往阿格拉的火車,時間上是同一輛,在途中相撞,百餘人喪生。

我們迷迷糊糊的決定竟讓我們躲過了災難。

生活中就是充滿了偶然,你愛它就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什麼人在什麼地方等著你,什麼事情給你怎樣的震撼。

回到家鄉,吃到媽媽做的飯,生活也逐漸趨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