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爭鋒(3 / 3)

⑵、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必然是損人又害己。美蘇爭鋒,進行軍備競賽,投入巨額軍費開支,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⑶、美蘇爭鋒,使人類處於核大戰的威脅之下。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幾乎導致了美蘇核大戰,美蘇兩國的核武器足以把人類毀滅十幾次。但是,另一方麵,美蘇冷戰,兩極格局對峙近半個世紀,並沒有爆發世界大戰和核大戰,這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科技顯示出的巨大威力,特別是在當代高科技條件下,如果發生核大戰,不可能有勝利者,隻有交戰的雙方和整個人類的毀滅。這使美蘇雙方都不敢輕易發動世界大戰和核大戰,隻能實行核威懾。世界人民,包括美蘇兩國人民都熱愛和平,反對戰爭,也使美蘇不可能發動世界大戰和核大戰。

⑷、美蘇爭鋒,都企圖把自己國家的意識形態和社會製度及其價值觀念強加到別國社會之上,並要推廣到全世界。這是以錯誤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來處理國家國際間的關係。我們必須認識並承認世界社會的多樣性,統一性,尊重各國人民根據自己的國情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

作業導學與評價

板書設計一、美蘇爭鋒

一、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1、形成原因

①雅爾塔體係的確立

②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成為戰後唯一能與美國相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

③美蘇兩國在社會製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衝突加劇(根本原因)

④西歐各國普遍衰落

2、形成過程

⑴“冷戰”含義

⑵“冷戰”序幕:丘吉爾“鐵幕”演說

⑶“冷戰”的開始:杜魯門主義的出台

⑷美蘇冷戰措施

①政治上:

杜魯門主義(1947.3),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9)

②經濟上:馬歇爾計劃(1947.6),經濟互助委員會(1949.1)

③軍事上:“北約”(1949),“華約”(1955)

二、冷戰局麵下的國際關係

1、 全麵“冷戰”

⑴歐洲:1949,德國分裂

⑵亞洲:1948,朝鮮分裂

⑶拉丁美洲:1962,古巴導彈危機

2、 局部“熱戰”

⑴朝鮮戰爭

⑵越南戰爭

三、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的影響

1、 積極影響

2、 消極影響

教後反思

如果發現章節錯誤,您可以,或者選擇,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問題。

小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

讀美女總裁的近身特種兵,請記好我們的地址:

http://www.tywxw.com

,下載美女總裁的近身特種兵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