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樹王”古村石蘭
早春乘興石蘭來,“瞭望樟”高越炮台。
樹老返青人喜愛,石牆古堡暢吟懷。
注:福鼎硤門鄉石蘭古村“樹王”,千年古樹,高22米,徑圍15.6米。
如公清白古今稀
探花陳桷眾人知,誰料病亡赴任期。
耕讀持家繩祖武,如公清白古今稀。
注:陳桷是宋代福建柘榮人。宋元祐五年(1090)出生於柘榮陳樓坪,政和二年(1112)探花及第。
深山驚現九龍井
十裏行車翠竹間,茶林綠染半邊天。
深山驚現九龍井,更有瑤池展眼前。
注:九龍井位於柘榮縣乍洋鄉石山村。
八閩覽勝
八閩覽勝
八閩覽勝盡佳篇,創作共鳴入紙箋。
山水無言傳翰墨,丹霞曲水泛雲煙。
嘉木、佳茗、家園
佳茗嘉木美家園,笠影叢中晃麗顏。
演繹清明河上景,茶香萬裏在心間。
注:此文為安溪印象。
山水無語皆文章
十強無處不文章,進士千名故事長。
紫染帽峰南國秀,塔淩千載任雲翔。
注:此文為晉江印象。
戴雲三景
巍峨挺拔戴雲山,南國瓷都月亮灣。
瀑布迎風雲霧靄,石牛寺殿盡情觀。
注:德化戴雲三景:石牛山、岱仙瀑布、九仙山。
洛陽橋抒懷
燒茶取水洛陽橋,廣濟盧溝一樣驕。
跨海長虹天塹度,牆頭留筆是民謠。
碧水丹山大金湖
重遊故地大金湖,碧水丹山美且都。
淡抹濃妝傳異彩,第三赤壁博文圖。
注:泰寧大金湖,麵積26平方千米。泰寧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稱。
神奇的七仙洞
七仙洞府果神奇,十二風光布局棋。
天寶物華千幅畫,洞天福地更逢時。
注:七仙洞為“閩洞一絕”,位於沙縣城西富口鎮的大佑山麓、佑溪河畔。
天造地設方廣岩
方廣岩純出自然,閩山福地玉泉妍。
幕橫其巔峰偏美,岩洞玲瓏自有緣。
注:永泰方廣岩,天造地設,景出自然,“閩山福地”,“方廣洞天”。
走進透堡
透堡文明撲麵來,狀元故裏墨香懷。
傳家以禮成風氣,更把家鄉故事裁。
注:透堡,地處連江馬鼻,省級文化名鎮。街道縱橫交錯,是宋朝皇帝撥庫銀修建的。“公孫三進士”、“同堂兄弟三進士”、“五對兄弟十進士”,說明透堡小鎮科舉時代尚文好學。
山還是那座山
盧峰極頂手摸天?挑蠣上城不計艱。
此日開山修隧道,行無曲嶺快如仙。
獅山,風景獨好
獅山獨好景清幽,借問客人何處遊。
底事競相登極頂,林豐石怪滿山浮。
注:獅山位於連江城南。
盧峰春早
漣漪綠泛白雲邊,黛色長龍舞大年。
遷此佘民茶味足,生涯堪比蜜還甜。
注:盧峰山位於連江。
神奇的“金剛腿”
金剛腿石最神奇,插向閩江水不知。
鹹淡此成分水嶺,浪花如雪不沾泥。
注:“金剛腿”位於閩江南岸的石龍山下,長26米,寬4米,形似甲紋,形神兼備,惟妙惟肖,俗稱“仙人腳”。
溪源覽勝
濤聲依舊撼長天,泉澗長鳴碎石邊。
峽穀林蔭牆瓦黛,溪山第一景天然。
注:南平溪源峽穀“濤聲撼長天,澗泉鳴碎玉”,“溪山第一”,九級瀑布飛流萬丈,長虹飲川,令人流連忘返。
清靈婉約一首詩
猶記初春到武夷,曉登步履過梅溪。
香浮七巷三坊處,婉約猶如一首詩。
注:武夷山上梅村是北宋詞人柳永的出生地。南宋理學家朱熹長期生活、修學在五夫鎮。下梅村宅第林立,“雞鳴十裏街,日出千鼎煙”,十分繁華。
鳳凰山下禦茶園
鳳凰山下禦茶園,北苑貢茶遐邇宣。
鳳餅日行千百裏,京師三月話烹煎。
注:鳳凰山位於建甌市東峰霞鎮村。
翰墨留芳話書院
書院長留翰墨芳,環溪精舍帝師忙。
清泉玉露滋身久,理學南閩惠澤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