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建甌書院自宋至清一直不斷,宋代尤盛。最著名的書院當數環溪精舍,這是宋理學家之父朱鬆所建,是朱熹啟蒙教育之地。
叔侄帝師話兩蔡
叔侄同為皇帝師,黃扉宿彥冠當時。
德高望重通經典,五部尚書世所稀。
注:蔡新,漳浦人,他與和珅、紀曉嵐同朝為官。不貪不取,兩袖清風。蔡新入上書房40多年,由師傅升總師傅,輔導皇子讀書,是嘉慶帝的老師。其堂叔蔡世遠入上書房10餘年,是乾隆帝之師。
花兒何以如此多姿
蘭花綽約水仙奇,淡掃蛾眉如畫詩。
寂寞寒香吟百葉,淩波不愧第一枝。
注:“中國花都”即漳州。
從西山岩古牆說開去
海島采風廿道題,西岩山上苦猜謎。
石牆古道遺風在,臨海文明日月輝。
注:東山的西山岩古牆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福建省最早的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就在東山被發現。
輕輕地走進洪坑
洪坑經典土樓群,最美振成兄弟門。
百座紛呈多異彩,雕梁畫棟見圖文。
注:永定縣洪坑村的土樓有一百來座,形態多樣,異彩紛呈。其中,振成樓被稱為“土樓王子”。中科院院士林尚安就是從這座土樓走出來的。
一彎曲溪達三江
一彎曲水達三江,水秀中華美譽揚。
愛我家鄉如父母,清流日夜壯汪洋。
注:連城曲溪鄉,是九龍江、閩江、汀江三江的發源地。
丹霞輝映竹安寨
竹安寨裏曉霞輝,冠豸山頭秋色緋。
走進天門回線穀,丹崖漫品不思歸。
注:連城竹安寨又稱馬頭山,這裏有“中國丹霞第一牆”。
麥斜岩·天馬山
初遊美景滅邪岩,酷似雄獅舞爪前。
天馬人遊天以上,飛泉百道九天懸。
注:麥斜岩、天馬山都是仙遊的景點,“危石千尋立,飛泉百道懸”。
讀石、觀瀾、賞沙
讀石觀瀾上湄洲,淘沙擊浪海龜浮。
海疆萬裏誰稱冠,五彩金沙醉臥幽。
站在木蘭陂前
清清溪水木蘭陂,上善泉流至美詩。
蹈海循溪諳水利,英才輩出是茲溪。
注:莆田木蘭陂,人稱“東南都江堰”。
北辰山與王審知
漫遊鹹樂北辰山,瀑布龍潭聚水灣。
瀉雪騰空泉漫溢,疏林翠嶺最流連。
注:北辰山為同安名山。王審知於公元909年受封為閩王,成為閩國的開國君主。
蕭氏家廟兩岸情深
家廟今牽兩岸情,台胞謁祖鞠躬行。
尋根石浦追終遠,蕭氏宗親世代榮。
注:蕭氏家廟位於廈門湖裏區烏石浦。“尋根問祖,慎終追遠”,小小家廟,連接兩岸。
神州擷英
嶽陽天下樓
洞庭湖畔嶽陽樓,吳楚東南日夜浮。
風月無邊天一色,先憂後樂為民謀。
惠州訪東坡
一自坡公謫海南,惠州名氣世人瞻。
聰明卻被昏庸誤,父老相隨敬哲男。
注:“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宋元祐九年(1094),年已59歲、體弱多病的蘇東坡從定州貶至惠州。
工部塋頭草青青
工部①塋頭草色青,藎臣詩史記生靈。
民間疾苦波瀾筆,芳草萋萋世代榮。
注:①工部指杜甫。
豫西名城南陽
豫西盆地好南陽,建武至今號帝鄉。
仲景修編雜病論,孔明耕作臥龍崗。
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
盆景峽穀紅石峽
峽名紅石七賢廬,盆景中原第一居。
冬暖夏涼秋不冷,何年鬼斧劃雙區。
注:紅石峽地處太行山,長1000多米,寬30多米,深60來米,被譽為“中原第一景”。
大槐樹尋根
黃河古道好尋根,洪洞蘇三冤獄蹲。
問祖客家槐樹記,明初遺跡此中存。
注:“大槐樹”地處山西洪洞縣。
紹興三味
感受紹興三味香,稽山鑒水曆朝芳。
臥薪勾踐鴻圖展,明豔西施故事揚。
注:三味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煙雨樓前南湖船
南湖煙雨泊紅船,星火燎原慶變遷。
“一大”距今九十載,中華大地煥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