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反目(一)(1 / 2)

處罰、齋戒、祭神、減賦,這一係列的動作下來,事情終於漸漸平息。從雲京請過來的太醫到達之後為病倒的人診症,“疫病”也很快就被控製下去。

待慕容源墜馬的傷好了之後,春獵的人便浩浩蕩蕩地回了雲京。

臨走之前宛初讓人采回來大把的紫花苜蓿。雲京沒有這種花,而不出意外的話,下次來青州的時候就是秋天了,不再是苜蓿的花期。青藍近來幫她做苜蓿糕,想要用新鮮的苜蓿;再者,把苜蓿花搗出汁來摻進顏料裏,宛初在青州試用過,顏色很是漂亮。

回宮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長樂宮給太後請安。

慕容源怕太後憂心,沒有將圍場裏發生的事情告訴太後。不過太後早就從宛初的信那裏知道了發生了什麼事。隻是信上三言兩語也無法將事情說清,太後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所有實情。

因為慕容源和丹珠的身體都依然比較虛弱,回程的時候為了照顧他們的身體,行進的很慢。

雖說先前一直認為照著子微所說的那樣不要多想就好,可是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已經生根發芽。越是想著“不要去想”,就越是想要把事情弄個清楚明白。

宛初在那回程的幾天裏忍不住思前想後。順著對子微話裏的那一點懷疑查下去,竟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不對勁。

那日,與其說子微是來探病,倒不如說是來給她吃定心丸,讓她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插手。

子微自己也病得蹊蹺。因為子微是在探望宛初的次日病倒的,起初宛初還以為是自己過了病氣給他。可是據眼線回報所說,子微在“病倒”之前並無任何異狀。況且就宛初所知,子微身體一向很好。在西北大營待了好幾年、年富力壯的人,哪裏就那麼容易病倒了?

丹珠出事之前,丹珠帳子裏伺候的宮女之中,有一個因病請假,替補上去的那一個是多年前在子微還是做皇子的時候曾經伺候過他的人。

而禦馬監之中有子微的人,這是宛初一直都知道的事。

到底……

答案昭然若揭。

隻是為什麼他要找澹台荊下刀呢?

澹台佑出事之後,落井下石的人不少,卻都被慕容源下旨斥責了。看起來慕容源倒是一副不希望澹台荊被打壓下去的樣子。

子微也上了一份折子,卻是為澹台佑申訴的,認為慕容源為了無稽之說懲處臣工,實在欠妥。這份折子雖然遭受慕容源斥駁,卻為子微在朝臣之中贏得了“仁和”的聲譽。加上原本子微就禮賢下士,結交甚廣,常常給屬下謀些小利什麼的,在外給人溫和賢明的印象,“賢王”之名竟也漸漸流傳開來。

去年京察之後,照例就是一番人事升降調動,尤其戶部和吏部的人換了不少。如今驟一看還看不出來,可是若是細細想去,如今在戶部和吏部能說得上話的,大半都是與子微交好的人。

想到這一點,宛初隻覺得手上冰涼。

生在天家,誰沒有野心?

不管朝堂上如何風雲暗湧勢力更替,宮裏依舊是十年不變的生活。

宛初替應貴嬪安排了幾次侍寢。她也爭氣,沒多久就傳出了好消息。太醫把出喜脈的時候胎兒才兩個月大。太後知道以後高興得很,讓宛初給她晉了婕妤。宛初還讓她搬出她原來住的那個漢廣宮的小院子,住到更符合她身份也更方便照顧她的配殿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