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瀉脾火科學保健(1)(2 / 3)

小麥味甘、性涼,歸心、脾、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清熱止渴的作用。適宜於胃熱疼痛,濕熱泄瀉者。

豆腐味甘、性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和中,生津止渴的作用。適宜於胃熱疼痛,陽虛胃痛,腸燥便秘者。氣滯證、胃腹脹滿者忌食。

久咳,可用紅燜羊肉治療

飲食養生法,是通過飲食調養來保養生命的方法。自古以來,我國就非常注重飲食養生,利用飲食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飲食養生也是防治與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食療是治愈疾病一種很有效的方法,是指根據疾病的起因進行有針對性的飲食安排。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人群就應多吃一些辛辣食物,以更好地驅除寒濕。為了防止疾病的發生,就應根據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氣候條件來安排飲食。如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應選用寒涼食物用以消暑解熱,多喝些綠豆湯,多吃些水果、西瓜等寒涼食物;不宜食用辣椒、肉桂等辛熱食品;還應適當限製溫性食物的攝入量以免助陽動火。冬季人們常患咳嗽,對此,在飲食方麵,就應該多選用溫熱食物以增溫祛寒,如紅燜羊肉、狗肉等,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再加些辣椒、花椒、肉桂等辛熱之品,以增加溫熱的功效。

羊肉的養生價值最高,性熱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磷、維生素B1與維生素B2等成分,對人體具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開胃健力、通乳治帶的功效,對血氣不足、虛勞瘦弱、脾胃虛冷、腹痛、少食欲嘔、腎虛陽衰、腰膝酸軟、尿頻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但痰火濕熱、實邪熱病及疫病初期者不宜食用。中醫中有“人參補氣,羊肉補形”的說法。所以,久咳的患者不如嚐試下紅燜羊肉一菜,在此菜中加入溫補的中藥,再加上羊肉本身也是溫補的食品,對咳嗽有非常好的療效。

紅燜羊肉的製作非常有講究:選用鮮嫩的山羊肉,加以精心研製的多味作料,既有效地去除了羊肉膻味,增加了香味,又無中藥味。因為羊肉有溫補平補的特點,所以在食用時配以菊花茶,就會有效抵抗“上火”,因此,紅燜羊肉是一道可以四季進補的美食。

紅燜羊肉的原料:羊肉,白糖,薑塊,蔥段,老抽,鹽,料酒,幹辣椒,大料,花椒,甘草、肉桂、茴香、陳皮、砂仁、丁香、山楂片、大棗、枸杞等。

製作過程:

1.將羊肉或者羊排洗淨,用開水焯去血水;

2.鍋內放適量植物油,放入白糖熬至糖色,放入羊肉炒至上色,倒入沙鍋內;

3.加入薑塊、蔥段、熱水、老抽、鹽、料酒、幹辣椒;片刻之後加入大料、花椒、甘草、肉桂、茴香、陳皮、砂仁、丁香、山楂片、大棗、枸杞;

4.溫火慢燉1~2小時,在快出鍋之前可以適當加些胡蘿卜、白蘿卜、土豆或麵筋等。

複發性口腔潰瘍並不是上火

從臨床角度來講,口腔潰瘍與“上火”的相關性並不是十分明確,因為給患有口腔潰瘍者使用清熱解毒的藥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生活當中,一旦有人口腔潰瘍,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火”了。但從醫學的角度講,95%的口腔潰瘍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因為口腔潰瘍一般都發生在春秋兩季,由於季節的變化,身體素質較差的人不能及時地調整過來,病毒很容易就會乘虛而入,從而造成口腔潰瘍。

有些人一年之內偶爾會出現一次口腔潰瘍,而有些人一個月就會長一次口瘡,一周或兩周之內就會自愈,這種周期性發作的口腔潰瘍就是複發性口腔潰瘍。口腔潰瘍雖不是什麼大病,卻令人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