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瀉脾火科學保健(1)(1 / 3)

脾火旺怎麼辦

脾火旺,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胃炎,常表現為胃脹、沒食欲,而另一種是患者胃口大開,好像總是吃不飽,主要原因是陽火過盛傷津,胃部過度活躍,蠕動加快,食欲增加。

脾火旺也就是指胃熱證,是胃中火熱熾盛所表現的證候。常表現為:胃胺灼痛,吞酸嘻雜,齒衄,口臭,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食入即吐,渴喜冷飲,消穀善饑,牙齦腫痛潰爛。

胃熱證,是以胃病為常見症狀和熱象為要點,常因平時食用辛辣肥膩食物過多,化熱生火,或情誌不遂、氣鬱化火,或熱邪內犯等所致。熱熾胃中,胃腑絡脈氣血型滯,所以脘部灼熱疼痛;肝經鬱火,橫逆侮土,肝胃氣火上逆,喜吃酸食,嘔吐,或食入即吐;胃熱熾盛,耗津灼液,渴喜冷飲;機能亢進,消穀善饑;胃絡於服,胃火循經上熏,氣血蠻滯,導致牙齦腫脹疼痛,甚至出現化膿、潰爛的情況;血絡受傷,血熱妄行,出現齒衄;胃中濁氣上逆,導致口臭;熱盛傷津,大腸失潤,大便秘結;小便化源不足,量少色赤。舌紅苔黃為熱證;熱則氣血運行加速,故脈象滑數有力。

脾火旺宜食食物:性寒涼,具有清胃火與瀉腸熱的作用,如小米、小麥、豆腐、綠豆、綠豆芽、苦瓜、冬瓜、黃瓜、莧萊、白菜、芹菜、茭白、西瓜、香蕉、枇杷、梨、桃子、兔肉等。

脾火旺忌食食物:性濕熱,具有補陽助熱的作用,如秈米、核桃仁、狗肉、羊肉、雞肉、河蝦、海蝦、龍眼肉、荔枝、草魚、芥菜、刀豆、紅糖、紅棗等。

另外,辛辣、性溫熱的食物如辣椒、韭菜、肉桂、幹薑、生薑、花椒、胡椒、小茴香、大蒜、白蔻等也不宜食用。

下麵具體介紹幾種適合脾火旺盛者食用的食物:

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肝、胃經。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的作用。適宜於肝胃鬱熱,胃痛、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以及便秘者食用。而虛寒證、泄瀉者忌食。

白菜(菘菜、小白菜)味甘、性平,歸腸、胃經。具有解熱除煩,通利腸胃的作用。適宜於腸胃燥熱、便秘者食用。

莧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通濕利便的作用。適宜於濕熱泄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者。虛寒泄瀉者忌食。

苦瓜味苦、寒性,歸心、脾、胃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明目的作用。適宜於濕熱泄瀉,胃熱口臭,胃熱疼痛者。虛寒證忌食。

黃瓜味甘、性涼,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的作用。適宜於胃熱口臭,濕熱泄瀉者。虛寒證忌食,且不宜與白蘿卜、芹菜同食。

枇杷味甘酸、涼性,歸肺、肝經。具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下氣止嘔的作用。適宜於胃熱口臭,胃熱嘔吐者。濕證、虛寒證者忌食。

香蕉味甘、寒性,具有清熱解毒,潤腸的作用。適宜於腸燥便秘者,常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西瓜味甘、寒性,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的作用。適宜於胃部灼痛,胃熱口臭者。虛寒證、濕證者忌食。

茭白味甘、寒性,歸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濕通便的作用。適宜於濕熱泄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秘者。虛寒泄瀉者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

梨味甘酸、涼性,歸肺、胃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適宜於胃熱吐血,胃熱口臭,腸燥便秘者。虛寒證者忌食。

小米味甘成、涼性,歸腎、脾、胃經。具有清熱和中,利尿通淋的作用。適宜於脾虛胃熱,反胃嘔吐,泄瀉者。不宜與杏仁同食。

綠豆味甘、性涼,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作用。適宜於胃熱疼痛,胃熱口臭,濕熱泄瀉者。虛寒泄瀉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