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始終保持肺部不上火,然後進一步做到其他方麵的健康。
及時排便清火氣
排便是一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很多人卻並沒有從根本上重視這個問題,總是不急就忍著,急了才排便。殊不知,這時候身體已經中毒,有了火氣。
現代人生活越來越忙,很多人將排便的事情放在眾多事情的後麵,卻不知排便是一個人生活的重要環節,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大小便在體內停留時間過久,就容易引起便秘問題,這樣一來糞便就難以排出體外,長此以往,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就隻能留在人體內,被人體吸收,進而侵害其他髒腑,上火是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表征。
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說道:“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腸道的渣滓、濁物若不及時排出體外,那麼就無法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會危及生命。
金元時期名醫朱丹溪曾言:“無味入口,即入於胃,留毒不散,積聚既久,致傷衝和,諸病生焉。”糞便長時間不排出體外,就會導致人體濁氣上升,擾亂人體的健康,嚴重的會造成氣血逆亂,髒腑功能失調,從而誘發各種疾病。人體本身在進行新陳代謝的時候就會不間斷地產生毒素,若不及時清除,毒素就會越積越多,人們就會慢性中毒,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上火和衰老。
當有排便的欲望而不排便時,糞便除了被積累吸收,從而危害健康外,還會使腹內壓力增大,導致痔靜脈充血、血壓上升,不僅引起毒氣逆行,還會引發痔瘡、肛瘺等疾病,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症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患上便秘後,腸道內的有害物質就會幹擾大腦,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等問題,危害人們健康和生活。
排便若不幹淨、徹底,那麼剩餘的糞便不僅會引起毒素積累,還會變得幹燥、硬結,等再需要排便的時候,它們早已幹硬,難以排出體外。如果用力不當,很容易將肛門、痔瘡撕裂,引發更多影響排便的病患,從而造就毒素積累上火的絕佳溫床。
所以,不管多忙都應該及時排便,它是毒火的一種重要來源。
排便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排出廢物、毒素的主要方式。良好的排便習慣對人體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麵為大家介紹一些保持大便通暢,及時清火氣的方法:
第一,大便要有規律,晚上睡覺之前或者早晨起床之後,都應該上廁所,不管是否有排便的欲望。此方法不僅可以使人慢慢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而且在此過程中,人體至少可以排出一些毒物和毒氣,是一種不錯的排毒清火方法。
第二,有排便欲望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排便。專家指出,如果強忍或者強撐都是對人體元氣的損傷,還會引起痔瘡、便秘等問題。
第三,排便有節奏,要認真、耐心,三心二意的排便方式非常容易導致排便不幹淨。
第四,每天至少排便一次,大便排得越及時、越幹淨,毒素也就越早離開體內,由於腸道問題而引起肺部火氣的問題就基本被杜絕了。
第五,每天多運動、多喝水、多休息,多食用清熱潤燥粗纖維食物,少食用煎炸辛辣等食物。此方法不僅可以促使糞便排清,而且也可以非常好地利用其他方式排毒降火。
第六,良好的心態也是排便、排毒、降火的好方法。
忙碌的生活,幹燥的空氣,汙濁的環境,本身就已經非常容易促使人體“上火”,若不及時排便,這些汙濁的外部物質就會侵入人體內部,變成身體的一部分,形成內外夾擊,所以還是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從內到外解決毒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