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養好筋骨保健健康(2)(2 / 3)

2.通過體位、姿勢自我調理

(1)臥位

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較硬的床墊,仰臥時膝微屈,膕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

(2)下床

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直,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後另一下肢再移下,手扶床頭站起。

(3)坐位

坐在椅子上,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與病人膝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於髖部,若椅麵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站起

從座位上站起時,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麵移向後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後起立。

3.食物療法

取杜仲20克、威靈仙55克,分別研粉,後混合拌勻,再取豬腰子(豬腎髒)1~2個,破開,洗去血液,再放入藥粉;攤勻後合緊,共放入碗內,加水少許,用鍋裝置火上久蒸。吃豬腰子,飲湯,每日1劑(孕婦忌用)。主治腎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症,有補腎強筋、壯骨強腰的作用。

骨氣即正氣,一身骨氣健康天年

骨頭是一個人成長、生存的基礎,是我們的“主心骨”,所以一個人要想健康長壽,首先就要養護骨骼。可以說,養骨是養生的頭等大事。

伴隨中醫養生學的複興,各種保健方法層出不窮,但相對於補腎、養胃、護心、潤肺等養生法而言,很少有人會把目光放在養骨上。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傳統養生學中關於養骨的方法本來就少,很多人懶得去開拓、創新,隻是將一些過去的理念翻炒;二是因為養骨是一種“慢工”,短時間內很難見效。

事實上,骨骼對一個人健康長壽的重要意義,絕不亞於身體上的任何一個器官。在我們的身體裏,全部的骨和它們的相關結構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骨骼係統,包括200多塊骨頭和300多個連接骨頭的關節。這個強大的骨骼係統,像身著盔甲的戰士一樣,保護著我們的腦、內髒及體內器官,不僅使我們的身體可以儲存礦物質,還幫助我們的身體進行造血。一旦骨頭出了問題,不僅會將其他器官暴露出來,很容易造成損害,還會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導致人體氣血不足,陰陽失衡,直接危及我們的生命。

說到養骨,我們不得不談一談“骨氣”,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但很少有人將其與養生長壽聯係起來。在一般人看來,所謂“骨氣”,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正氣”,指一種剛強不屈的人格。我們平常說一個人有骨氣,骨頭硬,就是指這個人不屈服,敢於站出來維護自己的主張。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有骨氣,有的人則沒有?為什麼古人把這種行為稱為“有骨氣”,而不是別的什麼?骨氣和人的健康長壽究竟有沒有關係?下麵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在中醫理論中,“氣”是構成人體,維持延續各種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來源於攝入的食物養分以及吸入的清氣,其作用是維持身體各種生理功能。所以,血有血氣,腎有腎氣,那麼骨自然也就有骨氣。正是由於骨氣的存在,才促使骨骼完成生血與防護的功能,人死後,雖然骨骼還在,但骨氣已經沒了。同樣的道理,許多老年人正是因為骨氣減弱了,才會很容易受傷。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養骨實際上是在養骨氣。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有些武林高手,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依然身體硬朗、聲如洪鍾,這就說明他們的骨氣保養得很好。

由此可知,養骨對於一個人的長壽是至關重要的。至於如何養骨,後文將會詳細介紹,這裏隻提醒大家“久立傷骨”。一個姿勢站立久了,要尋找機會活動活動,或者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會,尤其是長期從事站立工作的人,如紡織女工、售貨員、理發師等,更要注意身體調節,否則每天都要站立數小時,下班後筋疲力盡、腰酸腿痛,容易發生駝背、腰肌勞損、下肢靜脈曲張等。這裏,給大家一些建議:

首先,根據條件和可能,調節工作時間,或與其他體位的工作穿插進行,比如站立2小時,其他體位工作2小時,也可以工作2小時後休息幾分鍾。不能離開站立工作崗位時,可用左右兩隻腳輪換承受身體重心的辦法進行休息,或者每隔半小時至1小時,活動一下頸、背、腰等部位,至少要讓這些部位的肌肉做繃緊一放鬆一繃緊的動作,每次幾分鍾。

其次,長期站立工作應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腳掌平均受力,減輕疲勞。平跟鞋腳掌用不上勁,高跟鞋腿部用力過大,都會很快引起疲勞不適。

最後,長期站立工作時應做工間操,方法如下:原地踏步3分鍾,提起雙足跟,放下,再提起,或者左右足跟輪流提起,放下,每次3分鍾。提起腳尖,讓腳跟著地,雙腳輪流進行,每次3分鍾。輪流屈伸膝關節,也可同時屈膝下蹲,雙上臂向前抬平,然後複原,每次3分鍾左右。

好腎,擁有個硬朗“骨架子”

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藏於骨腔之中,髓養骨,促其生長發育。腎精充足,髓化生有源,骨質得養,則發育旺盛,骨質致密,堅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