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之一(2 / 2)

“隻是臨時落腳的地方,不必介意。”小二擺擺手笑道,“我見仁兄很是親切,故而起了結交之心,不知仁兄意下如何?”說著伸手往臉上一抹,竟撕下一張□□來,露出少年原本的麵容,目若星辰,顧盼飛揚。

少年伸手道:“我也不知道我姓什麼,我師父叫我阿琿,從玉琿,你也這麼叫我好了。”

殷璿笑著伸出手,道:“這麼有意思的朋友不結交卻是我的腦子糊塗了。我叫殷璿,從玉璿,想來我們也是有緣分的。

阿琿嘿嘿一笑,道:“剛才我說有個有意思的事情,現在就給你瞧瞧。”於是從懷裏掏出一件東西來,遞給殷璿。

殷璿接過,見手上之物大如雀卵,渾圓瑩白,隱隱有一抹青色,下麵結著一個玄色的雙福如意結,不由道:“這是……夜明珠?”

阿琿點點頭:“也不全是,你可知聚窟洲?古書有雲,聚窟洲在西海中,有反魂樹,可得奇香,今喚還魂香即是。大如雀卵,黑如桑椹。昔年漢武帝時,西胡月支國王遣使獻香四兩。”

殷璿一愣,下意識舉起珠子對著光線,不禁道:“這裏麵是……?”

“沒錯,就是還魂香。”阿琿嘻嘻笑道,“所以我說那個道士不識貨,這個是大顆明珠掏空了藏進去一枚還魂香,明珠雖好,但日夜風吹日曬雨淋,很容易失其本性。”他轉身從箱子裏翻出一個絲絨做的荷包來,將夜明珠放進去,又小心翼翼地塞在懷裏。

殷璿忍不住問道:“你要還魂香作什麼?救人嗎?”

阿琿抿了抿嘴,點了點頭,聲音帶著澀:“我知道這是我一廂情願,但對我而言太重要了,哪怕……我也要試一試。”

“可是還魂香是否有用,誰都說不清啊。昔年無論漢武帝,還有秦始皇時徐福出東海尋瀛洲,最終不得所蹤。”

“所以我還想找到江湖上盛傳的七明芝。”

七明芝的名字殷璿出門以來還是聽說過的,道:“那麼你要去哪裏?”

“先去海邊,後回黃山。”

“好,我和你一起去。”

阿琿睜大了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殷璿,遲疑道:“我說了你可別惱,你雖一身白丁之服,但棉布也是鬆江府的上好棉布,想來家境優越。此番路遙姑且不論,黃山山道陡峭,險象環生,你可擔當得起?”

殷璿聽了也不惱,點頭道:“你說的有理,你我一見知交,豈能不同行?更何況憑我手中之劍,想來也可證明一二。”說著他手上一抖,土布散開來,露出玄黑色的暗紋來。

阿琿接過劍,劍並不長,稍顯沉重,但在殷璿手中輕如童子戲耍用的竹劍。拔劍出鞘,劍身光滑如水,依舊是一抹沉色,卻有凜然之氣,仿若一揮即能定天下。

他沉吟良久,忽然靈光一現,恍然大悟,抬頭笑道:“我道那道士不識貨,原來是我自己不識貨。若是沒錯,這是昆吾劍,今能得見,此生了矣。”

殷璿臉上露出笑來:“故而我說沒交錯朋友,你有如此學識,我真甘拜下風,往日讀的那些書真成了爛紙堆。”頓了頓又道,“那麼現在看來,如何?”

阿琿大笑,伸手拍拍他的肩:“就這麼定了。”

[注1]還魂香,出自《海內十洲記》,據傳乃西漢東方朔所撰。

[注2]七明芝,出自《花鏡》,清朝陳淏子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