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秘客棧不速客(二)(1 / 2)

那一年,十二歲的小刀第一次隨村裏的老獵戶張老爹進山了。

張老爹搬來村子那年,小刀還幾乎不太懂事。反正從記事起,小刀就知道老爹很會打獵,雖然老爹三個月才進一次山——從不破例,但是每次回來總是滿載而歸。不過張老爹除了會打獵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很沉默,就像他那三間茅草屋一樣,不僅沉默,還不引人注意。

這樣沉默的人自然易被大家忽略,忽略的意思之一就是張老爹至今是光棍。不過老爹似乎並不在意,不僅不在意,老爹好像還過得很快活。

因為老爹和村中每一個小孩的關係都很好。每一個孩子有事沒事都喜歡往張老爹這兒跑,張老爹也從來不會拒絕哪位孩子的到來。

孩子們被父母打了罵了,都要跑到張老爹草屋來訴苦。張老爹也並不多說話,隻是默默地當聽眾。每次孩子離開的時候,總是笑眯眯的,手裏也總是攥著一塊烤得香噴噴的肉。

有時孩子們闖了禍不敢回家時,父母們都會直接找到老爹的茅屋來,因為大家都知道孩子準在這兒。在老爹這兒呆過的孩子仿佛一下被施與了魔法,孩子們很乖地向大人認了錯,最後都會皆大歡喜地離開。

總之,在這個村子,張老爹是最窮的也是唯一的老光棍,但是他卻儼然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庇護神,他不為人注意的茅屋成為孩子們的避風港。

小刀是村中孩子中最沉默的男孩。每天在家幫母親幹完活後,小刀都要到張老爹茅屋坐坐。

和其它孩子所不同的是,小刀一不是來訴苦,二不是來避禍,三不是來貪吃。也許這個沉默的屋子,這個沉默的老人,恰好和這個沉默的小男孩形成了一種默契。

當然還有老爹那條沉默卻聰明凶悍的獵狗多多。多多是一年冬天老爹在雪地裏撿回來的被人遺棄的小狗,奄奄一息的多多在老爹的照料下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後來多多慢慢長大了,在老爹的訓練下,成了老爹進山打獵的得力幫手。

沒有進山打獵的日子,一老一少就在屋子裏坐著,一旁是乖乖趴著的多多。老爹總在細心緩慢地反反複複擦他那張鐵弓和那些箭。

鐵弓通身漆黑發亮,箭也是黑黑的,但並不亮,隻是箭頭窄而尖且還帶有一倒刺。弓並不很長,有一次小刀見老爹放在桌上,自己想去拿一下,哪想這張弓居然紋絲不動,不服氣的小刀蹲起八字腳並用上雙手去拿,當然結果是一樣的。而這就是小刀促使小刀每天偷著練自己的氣力的原因,盡管這並不完全怪小刀,因為秘密在那張弓,這時後來長大了的小刀才知曉的。

很多時候小刀就和多多在一起。多多總喜歡躺在地上,讓小刀給它撓癢癢,多多也喜歡用它的舌頭舔舔小刀的腳。

暖暖的陽光,軟軟的綠草,親密的夥伴,就這樣慵懶地躺在藍天下,高山屏障中。這樣的日子如流水一般,一晃小刀都十二歲了。

村中小孩受了委屈會到張老爹這兒尋求安慰,或是嘴饞了找點東西填肚子。隻有小刀到這兒一不需要哄,二不需求解饞,無欲無求似乎不應該是他這個年齡的小孩該有的。

不過就是這樣,有些事情就改變了——

張老爹那張從不讓別人碰的黑弓,小刀碰了;不僅碰了,還在老爹的**下拉得滿月!

那藏在野牛皮筒中的從不讓人看的黑箭,小刀看了;不但看了,還被老爹訓練後能信手射滅黑夜百步之遙的香頭!

沉默的人心中往往沉澱多些。沉默讓他能靜下心來凝視,能讓他去學習體會需要足夠耐心的東西,沉默中的冷靜,冷靜中的犀利,犀利中的判斷和必殺技——這正是一個超凡的獵手必須具備的。

小刀正好具備這個特點。他無疑就是張老爹繼承人的不二人選。張老爹從沒想過要收一個徒弟,但自從小刀出現後,他就改變了將自己絕技帶進棺材去的想法。

所以,小刀十二歲那年時,張老爹已傾囊教授了他六年技能,很多年以後,小刀在當捕快時才知道自己跟老爹學的這些東西的厲害,而眼前他隻是缺實戰經驗而已。

不過學藝歸學藝,老爹是從來不讓小刀跟他一道進山,小刀也從來不提這一要求。這也真怪了,哪有師傅不帶自己的弟子去實戰的。

也許不是那一年因天道而鬧饑荒,小刀的娘久病不起,他是斷然不會向老爹提出一道進山的,那樣的話,張老爹也許就不會因為拚死救小刀而被那隻紅眼雪狼咬傷掉下懸崖。小刀也就真不會明白老爹為什麼從不帶自己進山。小刀更不會錐心痛苦至今。

小刀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大雪紛飛彌漫,漫山遍野鳥獸無蹤跡的臘月。踏著齊腰深的白雪,小刀帶著獵狗多多在好奇、興奮與不安交織中與老爹向林海雪原邁進。老爹在前,小刀與多多在後,雖然這樣的天氣不宜耽擱,但一開始老爹都在講解各種動物的習性,教自己的愛徒如何識別動物留下的印跡,以及如何對付它們的技巧,一切都讓小刀動手去體會。果然,名師出高徒,小刀很快就有收獲了:山雞、野兔,居然還射中一頭馬鹿。多多總是很快就把獵物叼回,人與動物的和諧與不和諧就在這冰天雪地中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