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捕頭與驚天奇案(一、二)(2 / 2)

“急傳劉捕頭來,”瞬間恢複常態的馬縣令對不知所措的韋師爺說,“馬上!”

其實,不用韋師爺奔勞費事了,此際正好是臨高縣衙門每天第一個人步入公堂的辦公的時間,而且似乎還比平時早了那麼一點。

這第一人當然從沒變過,無論刮風下雨,不論逢年過節,天天如此。

他當然就是臨高縣縣衙捕頭——劉小刀。

關於劉小刀,縣衙檔案中是這樣記載的————

姓名:劉小刀

性別:男

年齡:二十四

嗜好:破案

家庭:貧寒,自幼喪父,家有一老母,無兄弟姐妹。

當地人一般不會去當捕快,但劉小刀十六歲開始走上捕快這條路,主要是迫於家計之舉。

今年五月十四,小刀當捕快就該滿八年了。

踏入衙門的時候,捕頭是“快刀”胡長風,胡捕頭行動快,破案快,刀更快,一次為了抓捕一名犯下重罪的逃犯,他曾經連續五天五夜不吃不喝翻山越嶺旱地水底拚命追趕,結果是那個靠狠勁著稱的逃犯跪下來求他拘捕。

胡長風靠他的這種鋼鐵意誌讓罪犯聞風喪膽,他對下屬的要求自然也相當酷嚴,所以有些忍受不了這種考驗的死的死,能逃的都逃了。

小刀就是在家境困窘,縣衙捕快奇缺之時走上此道。跟著胡長風剛兩年,“快刀”卻死於圍剿王屋山三十六連營寨總瓢子一役中,小刀是在胡長風掩護下死裏逃生的兩名捕快中的一員。

後來接替“快刀”胡長風的是“追雲逐月”霍星銅,靠一身無人不歎服的輕功,一雙鬼神皆懼的判官筆,以及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使得他在接替胡長風三年裏就成為了聲震京城的名捕。

出名之後的霍星銅,白道之人都尊稱他為“霍神捕”,**恨之為“禍星”。

不過三年前,在追查三口鎮一宗牽連八戶名門望族八名離奇失蹤女子一案中,從不喝酒的他被人發現醉死於三口鎮的清水河中,被撈起時他手中還緊扣一個酒壇子。

短短五年中兩任破案無數的名捕頭卻都先後慘死,臨高縣的捕快也死傷無數,捕快這一職業成了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晦事。

也許對於其他捕快而言是要麵對兩任捕頭慘死的血腥事實,對官府而言劉小刀是在這五年中是唯一一個參加全部行動,唯一幸免於難的捕快,所以沒有爭奪,沒有懸念之下,劉小刀就成了臨高縣縣衙的捕頭。

小刀在人人自危,唯恐避之不及之時受命,不過說也奇怪,小刀接任捕頭職位兩年了,地段縱橫交錯,人事複雜的臨高縣居然沒發生什麼大案。

唯一可值一提的,最大的一樁也不過是馬集鎮的“名馬山莊”鍾伯樂的神馬“汗血神駒”被素有“偷天換日”之稱的大盜談遷兒盜騎一案。那談遷兒在深宅重院九曲回廊還有大量高手護衛的莊院之中,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將神馬偷出,最後居然還騎馬招搖,挑釁無人奈何得了他。

縣內外各路人馬,黑白兩道幾百號人圍堵,都抓他不住。最後還是劉小刀一人出馬,沒人知道他用的是什麼方法,也沒有人知道是在哪裏,大家隻看到劉小刀將談遷兒反捆在“汗血神駒”背上,像拎一隻小雞似地帶進了縣衙大牢。

今年是劉小刀擔任捕頭的第三個年頭,與繁忙不息的前幾任捕頭迥然的是,小刀居然閑得很。不過是,每天第一個到衙門報道,然後例行公事,出了衙門幾乎看不到他固定在一處,總是這一趟那一站的,而且每個人似乎都喜歡和他搭上幾句話,整個臨高縣平靜得很,就像小刀氣定神閑一般。

昨天晚上小刀有些失眠,看著天上的皓月入迷,不料一場連續不斷的雨掃了興,也許是為了這事,也許是想到要去桃花塢大祭活動現場,還也許是有一種莫名的躁動,小刀今天比平時遲了一點到達衙門。

所以當韋師爺奔出來之時,腳在門檻上一絆,整個身體就向前撲了出去,眼看韋師爺頭破血流不可避免,幸好此時正好有一人出現了。而這個人就是韋師爺急著要替馬太寬馬縣令叫的人——劉小刀。

韋師爺原本正要閉上眼睛,以免看到自己難看的摔相,不過他的眼睛甚至還來不及閉上,韋師爺就發現自己依然好好地站在原地,後來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摔過。

幸好他馬上就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人,一個瘦高,眼睛大而發亮,且有點微紅的年輕人,否則韋師爺會認為自己撞鬼了。

“快去,劉捕頭,馬縣令急召!”韋師爺顧不得去細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