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賺錢就意味著冒險(2 / 2)

猶太人哈默也是冒險家的傑出代表。

哈默最大的一次成功在利比亞。無論是哈默本人,還是西方石油公司的3萬名職員和35名股東,一提起此事,他們都會驚歎不已。對於一個像西方石油公司那樣的一個企業,從來沒有碰到過近似利比亞的事情,這類事情也許是百年不遇的。

在意大利占領期間,墨索裏尼為了尋找石油,在利比亞花了大概1000萬美元,結果一無所獲,埃索石油公司在花費了幾百萬收效不大的費用之後,正準備撤退,卻在最後一口井裏打出油來。殼牌石油公司大約花了5000萬美元,但打出來的井都沒有商業價值。西方石油公司到達利比亞的時候,正值利比亞政府準備進行第二輪出讓租借地的談判,出租地區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棄了的利比亞租借地。根據利比亞法律,石油公司應盡快開發他們的租借地,如開采不到石油,就必須把一部分租借地還給利比亞政府。第二輪談判中就包括若幹孔“幹井”的土地,但也有許多塊與產油區相鄰的沙漠地……來自九個國家的四十多家公司參加了這次投標。

盡管哈默他和利比亞國王私人關係良好,但他也感到前途未卜。因為,他不僅這方麵經驗不足,而且同那些一舉手就可推倒山的石油巨頭們競爭實力懸殊太大,真可謂小巫見大巫。但決定成敗的關鍵不僅僅取決於這些。

哈默的董事們坐飛機都趕了來,他們在四塊租借地中投了標。他的投標方式不同一般,投標書用羊皮證件的形式,卷成一卷後用代表利比亞國旗顏色的紅、綠、黑三色緞帶紮束。在投標書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條:他願意從尚未扣稅的毛利中拿出5%供利比亞發展農業用。此外,還允諾在國王和王後的誕生地庫夫拉附近的沙漠綠洲中尋找水源。

另外,他們還將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亞開采出水源,他們將同利比亞政府聯合興建一座製氨廠。

最後,哈默終於得到了兩塊租借地,使那些強大的對手大吃一驚。這兩塊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資後一無所獲放棄的。

這兩塊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煩惱的源泉。他們鑽出頭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見的幹孔,僅打井費一項就花了近300萬元,另外還有200萬元用於地震探測和向利比亞政府的官員交納的不可告人的賄賂金。於是,董事會裏許多人開始把這雄心勃勃的計劃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連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裏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覺促使他固執己見。在創業者和財東之間發生意見分歧的幾周,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後的另外八口油井也出油了,而且是異乎尋常的高級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於蘇伊士運河以西,運輸非常方便。與此同時,哈默在另一塊租借地上,鑽出一口日產703萬桶自動噴油的珊瑚油藏井,這是利比亞最大的一口井。接著,哈默又投資1.5億元修建了一條日輸油量100萬桶的輸油管道,而當時西方石油公司的資產淨值隻有4800萬元,足見哈默的膽識與魄力。之後,哈默又大膽地吞並了好幾家大公司。這樣,西方石油公司一躍而成為世界石油行業的第八個姊妹。

哈默一係列事業的成功,完全歸功於他的膽識和魄力,他不愧為一個讓世人驚歎的大冒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