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健康達人養生秘訣 (3)(1 / 2)

在事業上,無論是天性的“頑皮刁蠻”,還是反叛大學體製,抑或作為《語絲》的健將以及後來與魯迅分道揚鑣,也包括幾十年後還對少年時代研製打字機的夢想耿耿於懷,不惜倒貼十幾萬美元,要研製中文打字機等,都表現出林語堂性格中“倔”的一麵。但因為看重生命與文章的自由與趣味(它體現著對世界、生命的熱愛與珍惜),所以林語堂“取一種比較自然、活潑的人生觀”,表現出一種“內方外圓”的人生風格。林語堂的獨特之處在於,麵對諸多的社會與文化矛盾,他避免你死我活的對決,用“道旁的智慧”笑對世態炎涼和人生辛酸,用距離與“藝術”把現實的批判移向文化的觀察,並極力張揚傳統中國文化健康與快樂的一麵。這不是一個鬥士的人生,沒有悲壯感,缺少羅曼·羅蘭筆下那些藝術家的英雄氣質,但這裏有開闊的胸懷和超然的詩意,是一種值得品味的有境界的人生。

3他勇於在尷尬中製造幽默

現在許多人都覺得不快樂,為什麼林語堂留給我們的形象總是笑容可掬?這得益於他的幽默。林語堂的幽默非常有名,在他看來,幽默不是圓滑,“不是物理作用,而是化學反應”,是一個人“自信以及不認真”的表現,一個不自信的人不可能幽默,一個太認真的人也不可能幽默。他認為西方愚人節就是一個大幽默,對於人的悲劇性,有些方麵再怎樣都無法解決,那就用幽默解決。這個節讓人充分認識到人的局限性,於是每年就幽它一默。

幽默是他的常態,即使不高興時他也不失幽默。有一次,他在美國演講,大談中國文化之好,一個觀眾質問他:“那我們美國有沒有好東西?”他想了想,說:“有,我最欣賞你們美國的馬桶。”

他演講有兩個忌諱,一是沒有準備不講。一是吃飽了還沒消化不講,但有一次一個地方硬要他講,他上台後先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國王最喜歡看人獸打鬥,一次把一隻猛虎推到一個壯士前,壯士趴在老虎耳朵邊說了一句話,老虎就跑了。接著一頭獅子來了,壯士又說了一句話,獅子也跑了,國王非常奇怪,問壯士說了什麼,壯士說:“我告訴它,你吃我可以,吃完後必須演講。”

這就是林語堂,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內心鬆弛,幽它一默。他以閑適的心態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悲觀中製造樂觀,所以,他痛並快樂著,工作著,美麗著,這就是他的生命核心,這就是他與其他現代作家的本質區別。他是一個逸士,又是一個鬥士。這就是我們絕望而勞累的現代人特別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

羅斯福——“遊”出來的健康

美國曆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總統的傑出領袖羅斯福(1882~1945),他少年時期的家位於紐約市郊海德公園的哈得遜河畔。這裏有田野、森林、丘陵、河流……是孩子們的樂園。羅斯福常和小夥伴們在田野、森林裏遊玩,夏天在河裏劃船、遊泳、釣魚,冬天在河裏坐冰船,尤其愛好遊泳。

羅斯福14歲進入格羅頓學校。這個學校非常重視體育,對一個人的評價,關鍵是體育本領而不是學習成績。羅斯福擅長網球和高爾夫球,並不為人們看得起,因為吃香的是美式足球、棒球、賽艇一類的項目,而他身材太苗條了,深感遺憾。

羅斯福在格羅頓學校期間,為了適應這新的環境和證明自己的愛校精神,春夏常常參加遊泳,也參加劃船、壘球、足球、曲棍球、高爾夫球,冬季則參加滑雪、坐雪橇等運動。

1900年9月,羅斯福進了美國有名的哈佛大學。他想在運動場上大幹一番,卻無法出人頭地;於是當上了《校旗報》編輯、主編等職務,把精力投向社交方麵,但也不忘遊泳。

1921年夏天,39歲的羅斯福在坎波貝洛休假期間,不幸患了脊髓灰質炎。

疾病使羅斯福癱瘓,他一麵治療,一麵加強體育鍛煉,這樣治療的效果很明顯,通過體育運動可以恢複他肌肉的功能。羅斯福非常自信地說:“我不相信這個娃娃病能夠整倒我一個堂堂男子漢,我要戰勝它……”病情稍有好轉,他便在病床上活動手腳,和兒子角力、做遊戲。他每天借助掛在病床邊的機械進行各種力量練習,鍛煉肌肉的活動功能。然後下床拄著拐杖練習走路,每天增加幾步。1922年他回百老彙的信托公司去上班時,因拐杖失去控製,摔了個四麵朝天,爬起來繼續前進。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使他得到了周圍人們的敬佩。

一位叫洛維特的醫生建議:用遊泳來治療他的疾病。羅斯福按照大夫的意見進行了嚐試。當他第一次下水時,四肢感到舒服,十分興奮,因此天天進行遊泳治療。後來,同事介紹他到亞特蘭大附近的溫泉去治療。他來到這裏,不用拄拐杖,也能在水中站立,慢慢地走動。1925年夏天,他丟掉拐杖,開始慢走。當時的報刊用顯眼的大字標題“遊回健康”來報導他戰勝疾病的事跡。

遊泳治好了羅斯福的疾病,他深感遊泳的好處,他想讓更多的患者來這裏治療,便把溫泉買了下來,創建新的遊泳池,改善治療條件,並建立宿舍、餐廳,給人提供方便,接受全國各地的病人來這裏治療。他還充當“醫生”,現身說法,指導病人治療和鍛煉身體,深得患者和社會的好評。